陪伴與理解

  小誼是一位比較害羞、內向的孩子,在十週的課程初期,我與他之間的互動不多,常常只是我單方面地講解課業內容,而他則靜靜聽著、點點頭。這樣的距離讓我一度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帶給他什麼影響。然而,隨著每週一次的課程慢慢累積,我發現小誼漸漸改變了。他開始會跟我分享家裡的生活趣事,他不再只是個沉默的學生,而是成了我能交流、能傾聽的朋友。

  這段經歷讓我深深體悟到,陪伴的力量遠比填鴨式的教學來得深刻。而對我而言,小誼的改變也回饋給我極大的成就感與感動。他教會我耐心、信任與關係的可貴,這些都是課本中學不到的珍貴收穫。在這十週裡,我看見的不只是孩子學業上的進步,而是一段用心交流後產生的雙向成長。我也更加明白,教育的本質從來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心與心之間的牽引。這段經歷讓我堅信,哪怕只能陪伴一個孩子十週,只要用心去聆聽、去支持,我們就能用生命,去影響另一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