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探索營-106-2 台東聯合 夏日學堂

日期: 
2018年07月14日~2018年07月22日
一、名稱:2018夏日學堂-台東聯合夏日學堂計畫
二、主題:生命探索營
三、日期:107/07/14~107/07/22
四、地點:台東市天主教貞德文教中心
活動目標:
1.	提供教育訓練以培訓核心志工,透過服務活動,傳遞服務價值並凝聚團隊歸屬感與認同感,從中培養團隊溝通能力、社會責任意識。
2.	透過「品格教育課程與活動設計」讓學童「認識自己的知覺」、「尊重與包容他人的感受」,並透過不同的方式說明出心中的感受。
3.	透過「專業課程」使核心志工依據學習端需求與個人專長編撰教案。

《學習端師長回饋》
大鹿野堂區 潘堉菁老師
這是我沒有想過的成果,起初很擔心八天這麼長的時間又是外宿孩子是否會適應,以結果來看,當初的擔心是多餘的。三個部落的孩子有這樣的機會一起生活與學期,看著最後孩子們依依不捨的樣貌,很感謝大學生精心打理這場營隊,不管在課程或是生活教育上,都帶給孩子知識與歡笑。

莿桐書屋 羅秋英老師
在這次營隊從旁觀察下來,不僅在課程上的教導也包辦了整個孩子的生活打理,課程中用手作DIY的方式吸引孩子的專注力,也用許團隊競賽的方式增加合作能力,在生活層上從看到的是這群大學生對於孩子細心照料,從三餐的打理、盥洗及就寢隨時都有大學生在旁協助,非常的感動。

復基部落 郭祐慈老師
看到孩子歡喜地回到部落,興奮的告訴我這八天來的點點滴滴,在談吐之中發現,這些孩子成長了,在營隊中也許不能在部落中生活自在,也學習著努力適應團隊生活,大孩子會帶著小孩子,協助大學生在營隊的管理。

 

《大學伴-生命故事》

鍾O翰
不是不能,而是可能。其實他們所缺乏的很可能只是「教導」而已。從這次的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其實也是十分具有創造力的,它們也是能夠做出屬於自己、代表自己的東西的。但是,在現實的狀況底下,可能使得他們無法完全的發揮自己、做自己,因為他們背後所要負擔的東西往往太大、太多,是以,它們所需要的很可能是「教導」以及「指引」二者。透過教學以及指引,來幫助他們創造,並且藉由這樣的創造,從而產生「改變」,改變它們自己,更由他們去改變別人。然而在這之後,我們也必須思考,如何才是最適合他們的「教導」以及「指引」?倘若只是給予和學校相同的方法,那勢必是無有用處的。同時,如何才稱得上「適合」?這不只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更是一個需要長時間觀察、相處、陪伴才能獲得答案的答案。不過,無論如何,最重要的還是透過我們的教學以及指引,協助他們創造、改變。

林O廷
我時常會詢問自己,在參加完營隊之後,是否有為自己或是他人帶來成長,又或者為當地的孩子付出了甚麼,足已在他們的心中留下改變的種子,無論是在陪伴他們的過程中,填補他們平時較為缺乏的關心,甚至是在課程之中可以為他們提供什麼樣的知識或是技能,這些感受都是我心中真實的聲音,那是希望他們可以持續進步的期盼。

洪O安
有些孩子的家庭有缺陷,家裡時常沒有人會照料他們,若沒有來天主堂,自我管理也不好的小朋友,可能就會在家裡沉迷於3C產品,又或著有些小朋友是隔代教養的關係,由爺爺奶奶帶大,也因為只有一位孫子,沒能給孩子建立好完善的經前觀念,以至於孩子用錢毫無節制,孩子不懂賺錢的辛苦,只了解沒錢了在和家裡拿就好。

俞O柔
原本也是覺得這是最後一次參加營隊了,但過了這次我慢慢感覺到營隊不單單是小學伴的也是大學伴的成長,也許一開始參加營隊的時候會想受到歡迎,但是參加久了會發現自己想要的東西不一樣,受歡迎是一時的,但是帶給小朋友正確的知識與態度是永遠的。

陳O文
每次我在上課時孩子們踴躍回答的神情和專注的眼神!以小學生來說我所上的課程大多是講解式較偏向情感、道德的內容,不像是手作課有趣,但是全部的孩子在課堂中眼神都是全神貫注的盯著我看,對於一個講師來說這就是一種莫大的成就感。

鄭O瑜
最讓我欣慰的是看到年紀比較大的小學伴常常會去幫我們管年紀比較小的小學伴,每次看到我在廚房忙進忙出都會跟我說聲”姐姐你辛苦了,要多休息喔!”,也很認真投入在每一個活動裡和課程中,有時候當自己覺得好累快撐不下去的時候,看到他們那麼懂事,就會告訴自己為了小學伴再累也要給他們一個很棒的營隊,讓他們吃飽睡好!

游O瑜
一個人的生活就像井底蛙一般,永遠只會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對自己的行為是否對錯全然不知,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也不需要知道如何拿捏,很多時候會對自己太好,長久下來,低頭會發現自己在原地踏步。一群人的相處無非就是產生默契,畢竟每個人的生長背景不同,教育不同,經歷也不同,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及溝通來磨合,所以我想一群人的生活就是在培養自己的耐性、包容、溝通的能力。

王O樺
夥伴們壓力下的改變,有人突破原本的蛹,心境、處事都更加成熟的自己,亦有人痛哭、有人被動放棄。我想這一切都與高壓的無間斷工作與生活有關,當生活與工作無法隔離,人將無法得到喘息,會成為許多瑣事的導火線。

謝O軒
在孩子中的身上,我覺得就好像看到小時候的自己,時常在內心有許多「為什麼?」。在年幼的這些孩子中,我看見了,縱使他們也許在生活與家庭中並非如此美滿,大部分的孩子卻仍舊對於學習這件事情感到渴望與擁有積極的態度。跟大都市的孩子相同,他們也會談論最新流行的話語、時事等等,也會使用最新潮流的手機程式互相玩樂,我自己覺得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在什麼年紀就應該做什麼事情」。換句話說,享受在童年的這些孩子,必然在學習中與同儕有所爭吵與不合,然而他們卻都是在摸索中成長,方能為日後成長奠定良好的人際互動與社交關係。

林O兒
團隊是互助合作、一起成長的,我應該學習把自己拋在後面,從團隊的整體力量為出發點,怎麼樣對孩子是最好的、真正幫助他們成長,也使我們更好的究竟是什麼,後來我才想通,是道德規範。不論是團體生活、課程,我們都強調著時間管理、情緒控管、衝突解決等與生命教育相關的議題,我們應該作為良好的典範,而非全然配合孩子,適時的給予適當的管教是很重要的,這次出隊也讓我思考清楚下學期課輔應該對小學伴的態度及課程目標的建立,在與孩子的相處及教學上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劉O蘋
我覺得一個團隊的核心價值和初衷的延續有其重要性,因此訂定團隊的規範的確是很重要。參與了那麼多年的營隊,每一次的夥伴都有不同的特色,每一次的出隊也都有不同的氛圍,這些不一樣也代表著每一屆的特點。

陳O憲
能夠參與這次營隊真的讓我非常的幸運,也不後悔當初填下了報名表,營隊期間發生的零零總總,包含籌備期,都讓我難以忘懷,我期待了營隊的所有事,,跟大家一同完成了這次的營隊,雖然在上營期間有過衝突,不愉快,但是,在團隊中,這是不可避免的,有過衝突,之後的和解更令人感到美好,不是嗎?

簡O興
這次活動中看到孩子們願意學習的表情,且在陪伴過程中,發現孩子很願意想要跟我們分享自己的生活、喜好及故事。或許孩子們的文化與我們大學伴有差異,但在這差異下,訓練了我更願意去傾聽、了解,而不是以排斥的態度去看待他們所喜愛的事物。孩子們對於喜愛的事物,是非常願意去認識及了解,那身為大學伴的我們,是應該要堅持自己的大人文化,還是放低姿態與他們融合在一起呢?我覺得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楊O潔
若是真的深入瞭解她們,你才會發現他們比你想像中成熟懂事,不是他們不喜歡念書是沒人提拔她們一把,他們可能在你面前任性管不住,但其實他們只是想要你能夠給他一盞燈,他們就能自己勇敢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