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陪伴、成長

大學伴 : 宋大侑

小學伴 : 溫亞亞

 

     在偶然一次與外校友人的談天中,得知了數位學伴的計畫,又在某次的因緣際會下,認識了輔大的偏鄉遠距課輔,而加入了這個團隊。

  

        第一堂課前,很緊張於要怎麼跟小朋友的接觸與認識,即使已經參與了教育訓練也跟小組長及友人討教過了,但總是帶著擔憂與些許的期待開始了第一堂課的前測。而第一堂課,最重要的就是要跟小朋友破冰,打破陌生與隔閡,即使有暑期帶營隊的經驗,但透過虛擬網路的視訊距離,卻總是少了點直接接觸的溫度。第一堂課,在小學伴的話少,以及前期測驗下,過去了。測驗的解說說明中,也才讓我發現,原來有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常用語句,解釋起來居然這麼的有難度!

  

         隨著每個禮拜的見面與上課中,慢慢的抓到了與小學伴的相處技巧與方式,小學伴很乖也很認真,雖然有時候會忘記講過的東西,認為我沒有說過,但,畢竟學問這類的事物,若不是特別的有興趣,一次兩次總是不好記得的。於是,一次次的提點、一次次的複習,總希望小學伴能夠學得多學得好,不要只是知道課本中的死知識,而不會加以活用,便在最近幾週的上課開頭前都會提些近一週的新聞時事,不論台灣或世界議題,以增加對於世界或社會的不同視野,也能增進對於未來考試中時事題的作答能力。而每週的短讀則會配合該週的上課篇章,進行相關的補充,作為一故事性的敘述。

  

        與其說,是我幫助了小學伴,倒不如說我們是互相陪伴的成長。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重新複習了已知的課本知識,也額外學習到了補充資料的內容與見聞;而每個禮拜的見面,成為彼此互相陪伴的過程,有時候生活中的煩悶,也會因為當天的上課,而一掃多日的愁緒。很神奇,真的沒來由的掃除了!身邊有些朋友會覺得我花了不少的時間在這項事務上,固定的禮拜二晚上有事情;要花很多時間看資料準備教材等等,但在沒有強制性的規定的情況下,我還是想要這麼做。下定決心要去做的事情,總是要做「好」的。畢竟,我們在陪伴的,是一個「生命」。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這麼做對不對;這些資源給他有沒有幫助,將來會不會用得到。但,盡力去做我認為對的事情,畢竟,這樣的生命成長中的陪伴與教導,是不容被輕易隨便對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