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專青年社會參與計畫-嘉義縣阿里山特富野站

        以前的我(國中)其實是一個對旁人自己感到陌生、不怎麼和他人說話也不懂得關心照顧別人,一切都是以自我中心思想為出發的人。常常被困在情緒當中走不出去,喜歡一個人待在房間讓自己沉靜沉澱下來,自己獨自解決、克服我所遇到的事物,所有苦悶自己吞(因為許多我個家庭成長因素所造成)所以當時我藉由抒發方式大概就是玩電腦,沉浸在虛擬世界。當下覺得充滿新奇刺激與快樂,不須理會外界發生的事情是多麼美好,偶爾打到覺得無聊時,就唱唱歌舒緩一下自己疲累繁雜情緒。

        高中時因緣際會下遇到校門口發聖經的工讀生並邀請我去聚會,當時的我以為是什麼邪教,接觸後發現不是我所想像的那樣糟糕。透過聚會相處,認識了許多朋友,每個人都願意與我分享他們所體會到的生命經驗故事,常常一起閉上眼睛靜下心靈敞開心胸去禱告,希望未來生命的過程能因上帝的存在能更加的平順踏實,也會常常鼓勵我,有什麼困難的事情,別獨自解決、輕言放棄!因為還有他們的陪伴,這讓我又有更深一層的體悟了。

        直到現在因參加這個偏鄉關懷踏查又讓我又回到過去的那份經歷體悟感動,然而這次位置互換了,換成我是關懷陪伴他人。這次踏查讓我感觸最深的應該是與偏鄉學童國軒的談話過程吧!從談話過程中理解到他現在遇到的困難,就是想要趕緊吸收許多新知,幫助家庭改善面臨到的土地規劃事宜及理財的部分。因為他爸爸去世比較早,傳承給他的經驗不夠多,家中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外租給漢人老闆,所以拿到的租金常常被壓榨壓低,現在正努力與姑丈學習一些關於土地開發經營、建屋的技巧,未來希望把土地開發成旅遊景點之類的;媽媽則是在優遊吧士銷售推廣茶葉;哥哥則是因為家庭經濟的問題所以希望讓國軒能好好專心努力讀書而先去當兵補貼家濟。體悟到人與人的互動中能夠讓兩個不同地方的生命搭起橋樑,分享談話溝通之中,理解到他們真正煩惱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以及我們如何幫助他們度過困境(陪伴)理解到要深入偏鄉這塊土地,必須要透過嚮導,生活在那裏多年的人來為我們建立與偏鄉的連結(柏神父、國軒、淑蘭等當地人)。

(文:楊長嘉 圖:嘉義縣阿里山特富野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