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期初教育訓練暨技術教育訓練

110-1期初教育訓練暨技術教育訓練 

壹、活動名稱:110-1期初教育訓練暨技術教育訓練

貳、活動日期:110年10月16日(六)至10月24日(日)

參、活動地點:採線上課程方式辦理

肆、活動目標:

  1. 倡議團隊核心價值理念,「以生命陪伴生命,用生活教導生活」。
  2. 提升網路線上伴讀的認知及建立正確的教學心態,同時利用數位科技平台以及創意發想,使教學趣味化。
  3. 訓練於線上伴讀中,課程規劃及製作教材的技巧與專業知能。
  4. 藉由實際演練以訓練大學伴對於日誌系統、Joinnet操作、排解。

伍、參與人數:應到204人/實到187人

陸、課程內容:

期初教育訓練-共同課程

課程一

為孩子點燈;為自己創造出價值

目標

說明線上伴讀計畫的歷程及偏鄉中心使命,致力為孩子教育設計不同活動方案,並藉由理念號招大學生一同社會參與,其中針對「偏鄉定義」、「教育需求」、「自我定位」進行議題分享。

內容

思考偏鄉定義及了解服務學童與其家庭的處境,同時初探台灣教育現場的議題與挑戰,搭配今年疫情停課不停學的背景說明服務端點的生活現況。同時,鼓勵大學伴在計畫中盡心盡力,以身作則,將自己準備好,並設定目標以落實教學行動,以生命陪伴生命,用生活教導生活。

課程二

線上創意教學與心態調適

目標

線上課程成為一股新的教學趨勢,透過一對一特性發展與設計適當教材,透過本課程使大學伴了解創意教學如何應用於線上課程,以及如何處理非實體互動所遇到的困難與心態調適。

內容

使大學伴學會線上教學中建立關係與陪伴的方法,使用小技巧加速認識,最終達到互相接納的信任與關係凝聚。教學除了講述法外,本次以創意發想為要點發散思維,搭配熱門的韓劇魷魚遊戲進行舉例,使大學伴對於教學方式、點名辦法、互動遊戲有創新點子並延伸至自我介紹及線上教學心態的準備。

 

期初教育訓練-分流課程│新進大學伴

課程三

分科教學與課程規劃

目標

以技術層面切入,將班級分為國文、英文、數學及社會自然四大領域。引導新任大學伴依照學伴的學習需求(精進型、基礎型及陪伴型)製作教材及十週課程規劃,同時探討教學過程應以何種態度面對並進行滾動式修正。

內容

理解製作教材的原則,觀看日誌系統中小學伴的學習需求說明,以此設定學童能力評估與教學目標,並製作適性教材。提供大學伴線上教材資源及備課資料庫,說明關鍵第一週需要製作前測卷及前測能力評估單。同時給予教學準備之心態建立,因應學童個性將有不同的學習反應,大學伴需適時滾動式調整,並如實填寫十週課程規劃紀錄表。

課程四

Google Meet教學使用

目標

了解Google Meet平台如何運用在教學上,並善用活動與Jamboard白板來共創美好的互動時光,同時為未來居家伴讀做預備。

內容

說明介面如何操作及相關功能清單,使大學伴快速掌握使用途徑與教學辦法,同時針對教學面提供建議,如何搭配分享頁面以及共享Jamboard白板進行。

課程五

日誌系統暨教學平台操作

目標

使大學伴熟悉使用日誌系統、JoinNet線上平台,以及了解線上伴讀開課日流程及如何準備教材,使大學伴熟悉團隊所提供之相關資訊,並善加利用。

內容

說明線上伴讀開課日當天上課流程,並教導大學伴使用線上伴讀相關平台,過程中請大學伴立即檢測自己的帳號、下載JoinNet軟體,同時實際操作平台,以達到開課順利穩定,以及未來若有居家伴讀時得以自我障礙排解之能力。

 

 

期初教育訓練-分流課程│續任大學伴

課程三

服務帶領技巧與反思分享

目標

強化續任大學伴線上伴讀教學效益,提升大學伴如何引導熟稔之小學伴整體的提升,以達到兩人持續互相成長。課程中學習新的活動帶領技巧進而透過反思自身作為是否有改善與提升的空間,進行教學與服務的反思。

內容

藉由破冰認識一同參與服務的夥伴,並回憶參與線上伴讀中成就感、挫折的故事與當下感受。彼此分享看法,並引導大學伴感受服務經驗沒有對錯,但需要整理,同時引用3W與5F提問法、焦點討論法來練習聚焦、反思。

課程四

Google Meet教學使用與行政佈達

目標

了解Google Meet平台如何運用在教學上,並善用活動與Jamboard白板來共創美好的互動時光,同時為未來居家伴讀做預備。

內容

說明介面如何操作及相關功能清單,針對教學面提供建議,如何搭配分享頁面以及共享Jamboard白板進行。同時針對新學期制度進行重要說明。

 

柒、簡報分享:

捌、大學伴心得分享:

同學一:

  老實說我有服務時數的需求,不過沒有選擇一次性的營隊,而是透過長時間陪伴的1.5小時來累積的伴讀,主要是因為我滿喜歡偏鄉中心出的活動,主任、助理都很有愛心,很慎重跟真心地幫助學生,上學期讓我很佩服,服務變得更有意義。

  你們所面對的每一個都是「生命」,實際地走入偏鄉跟看到孩子的需求後,對於孩子很珍惜,我很喜歡那種為別人努力燃燒的心情,我同意大家都需要看到社會中、偏鄉中角落的問題,甚至家庭中的陰影,我們可以去幫助他們,將我們擁有的資源分享。

  講師說需要最積極的態度,最從容的胸懷。我覺得擁有父愛跟母愛是需要的,嚴格是需要幫助學生變好,不能完全以學生的習慣跟狀況為中心,但是又需要像是母親一樣包容他的疲憊跟不容易,我覺得能夠好好地運用跟調和兩項是最難的。因為常常我(大學伴)也擁有自己的習慣跟狀況,有時煩躁會呈現不耐煩,有時太習慣好聲好氣而過度柔軟,心中需要有更核心的價值,例如更加重視學生的生命跟成長,希望可以成為我堅持的動力。

       過去的伴讀經驗中,每一次很認真地準備額外教材,例如立志故事或是邏輯遊戲,希望幫助小學伴能對可怕的數學科有所改觀,也希望幫她可以有自信學習,有一次準備了動物學校的寓言故事,小學伴分享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雖然是小小內容卻能幫助他有啟發,我自己也很開心。幫助學生盡情認識世界,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潛能,看著學生快樂並感受到活著的價值是老師的責任。我認為大學伴不用出頭或是過度彰顯自己,反而為了對方需要做一切事情(不是委曲求全)。

同學二:

   從這堂課程,我了解到偏鄉的孩子真的跟我們差異很大,不是因為他資質駑鈍,而是因為學習資源不足,或是被爸媽的觀念影響,認為快快樂樂長大就好了,或是因為在家中是最大的孩子就必須負責擔起照顧弟妹的責任,「偏鄉不存在差距,存在的是差異。」,所以我們可以付出自己一點點的時間,幫助這些孩子、陪伴這些孩子,讓這些孩子有進步的可能與成長的機會,也讓自己擁有特別的經驗。

  課程二講師本人就是線上創意教學最好的範本,除了向我們介紹他自己較常用的軟體之外,老師整個講座的風格也都非常有趣、有創意,線上教學很難避免偶爾的分心,然而老師的講座卻讓我非常認真地聆聽每一個細節,非常厲害,講師提供的軟體(classroomscreen、classdojo、blooket、myviewboard)、活動(創意登場、實況報導、jamboard、玩偶世界)、技巧(即時回饋、訊息回應、遊戲化評量)、流程(問候-進度說明-課程-回饋-作業)也都非常實用,相信能夠吸引到孩子的注意。上課應該透過加分機制、建立班規,倡導正向行為,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

  3W提問法(What、now what、so what)、5F提問法(fact、feeling、future、focus、finding)、焦點討論法ORID(客觀事實、感覺反映、詮釋、決定)可以運用在線上伴讀跟小學伴之間的溝通,來幫助對話的延續。我覺得這堂課的內容也很精彩豐富,教了我們很多溝通的技巧,也用白板進行了很多互動問答帶領我們去反思,但在進行上感覺有點倉促,上課內容還沒完全理解就進入討論,小小的不知所措,但仍是一堂收穫頗多的一門課。

  今天的課程讓我受益良多,很謝謝團隊那麼用心在籌備期初的訓練,讓我們每一次續任也都可以得到新的知識和技能,其中我最喜歡第二堂課,資訊內容豐富,講師的說明也很有趣,讓我能在最輕鬆、舒適的狀態下,一樣能學到創意教學的方法,第四堂課的設備操作講解也非常清楚,之後如果遇到狀況,就知道該如何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