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學期 大學伴生命故事《在路的遠方看見光》- 李同學

並不是每次的課輔都一帆風順。

偶爾螢幕那頭的孩子一看到數學題目,臉就整個垮下,並且不願意說話。

「我這樣解釋你懂嗎?」

「……」

「你要不要來算算看?」

「……」

「那我再講一次可是你要聽哦」

「……」

相似的情況直到我說:「那我們先來短讀好嗎?」

才有180度的大改變。

 

那孩子念完我準備的內容(從日本奧運新聞延伸到311海嘯), 便開始很興奮的跟我分享他知道的東西,劈哩啪啦停不下來。什麼海嘯是海岸線往後退15公尺,然後往上30公尺,最後往下沖45公尺(他甚至在螢幕上畫了示意圖)。我當下想到的是畢式定理,可是沒告訴他這三角形根本不科學,畢竟他還沒學過。講完海嘯,這位孩子又眼神發亮的跟我分享他看過一個影片,是有人從45公尺高樓跳下來,跳到石頭地上,還有其他的很多事情。靜靜的聽他說話,看著對面的他,想像他每一天的生活。其實心裡感到好挫折,

為什麼他不願意算我準備好久的題目?為什麼他就是不聽我教他數學?他如果以後都這樣我要怎麼寫11/11之前必須上傳的教學進度?我甚至累到隔天早上上完法文課直接回宿舍倒頭就睡,睡到下午。

後來,我去聽了一場講座:<在路的遠方看見光>,講座其中一部分說到偏鄉孩子,說到他們的需要,說到陪伴,說到光。所謂的光,是不管有沒有人看見,你依然在努力。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方向……停下來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麼。其中還有有一段紀錄片,關於偏鄉閱讀的推廣,裡面這些孩子說出自己的夢想:「我希望長大以後能做個好媽媽,關心孩子有沒有受傷,讓孩子可以更健康,這樣子我...我才會很高興」「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們可以陪我一起讀書...」

我好像是被提醒 ,提醒我最初的目的。我是否不知不覺把我求學經驗裡課業為首的觀念強壓在他身上?是否把我和他截然不同的成長背景硬是套在這位孩子生活?是否我腦中想的是要如何交代我的教學進度,而不是眼前這位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他今天過得怎麼樣?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越想給出甚麼,越是看見自己的缺乏。

 我們要耐心慢慢的聽孩子要表達的東西,因為他們說出來的很可能是很深沈的想法。總是說著夢想,卻容易忘記了本分,本分是一輩子的東西。好生活不是你擁有什麼你會什麼,而是你一直記得重要的事。想起德雷莎修女說過的一句話

“May God break my heart so completely that the whole world falls in.”

願神先將我心中的驕傲 盲點 自私…完全破碎,所以我能夠看到更重要的東西。

也許沒辦法立刻讓心中有整個世界,不過從小小的出發點,但願我能夠更知道要如何關心每個禮拜見面一次的這位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