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期初教育訓練

輔仁大學台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

中華電信暨基金會《伴您好讀》社區網路學習服務計畫

112-2期初教育訓練

壹、活動名稱:112-2期初教育訓練教育訓練

貳、日期:113年03月16日(六)

參、活動目標:

1. 倡議團隊核心價值理念,「以生命陪伴生命,用生活教導生活」。

2. 提升線上伴讀的認知及建立正確的教學心態,同時用數位科技平台以及創意發想,使教學趣味化,吸引小學伴動機、增添大學伴教學魅力。

3. 訓練於線上伴讀中,課程規劃及製作教材的技巧與專業知能。

肆、參與人數:79人實體出席(33名新進、46名續任)

伍、課程內容

期初教育訓練-上午課程
課程一陪伴的力量--社會影響力
目標說明線上伴讀的真諦是陪伴的力量,透過與小學伴真誠互動,堅定信念並勇於面對問題,結合「責信精神」反思自身作為,理解小學伴的需求與渴望,達到服務的專業,並落實真正的公平正義。
內容鼓勵大學伴放下既定印象,以連結對方為目標,走進小學伴的世界,讀懂其需求與需要,方能換位思考去同理孩子,並於服務中定期反思自身態度、教材,是否做對的事且做到接近完善,以「負責任、可被檢驗」的執行模式投入,方有可能消彌或改善一些社會問題,而非陷於單純善意、自我感動的服務汙染。
課程二教育中的情感互動打破隔閡、建立信任、促進成長
目標透過分析小學伴背景了解偏鄉情況、家庭處境來開拓大學伴包容與同理,搭配支持、陪伴的態度及正向詞彙激勵小學伴,促使小學伴得到內在支持,提高學習渴望與自信,達到成就每一個孩子的願景。
內容講師使用聲音技巧來傳遞專業形象、信賴感,例如肢體語言、臉部表情、舞台互動來增強內容豐富度與清晰表達。講師演示如何透過音量、音調、腔調、語速營造不同伴讀氛圍,促使小學伴聆聽後增強學習動機。而在實體活動可以觀察群體彼此的互動關係,梳理人際網絡,找出最簡單的突破口來吸引大家目光。

 

期初教育訓練-下午課程
課程三上台溝通聲命力與表達力
目標邀請資深大學伴分享演講、寫稿技巧來加強大學伴口語和肢體表達的能力,利於線上伴讀或實體活動的說話表現,並透過大學伴的事前準備與操練,理解社會網絡的概念,運用於小團體中達到流暢的教學節奏、清晰傳達指令的能力。
內容

講師使用聲音技巧來傳遞專業形象、信賴感,例如肢體語言、臉部表情、舞台互動來增強內容豐富度與清晰表達。講師演示如何透過音量、音調、腔調、語速營造不同伴讀氛圍,促使小學伴聆聽後增強學習動機。而在實體活動可以觀察群體彼此的互動關係,梳理人際網絡,找出最簡單的突破口來吸引大家目光。

 

期初教育訓練-新進大學伴
課程四分科教材法
目標

以大學伴負責之學科為依據,依照國文、英文、數學、自然及社會五大領域進行分科教學與經驗分享,建立因材施教觀念、認識小學伴學習需求三大類型,並指導各需求類型在教學上需著重注意的特點。最後了解基本教材製作規定、介紹各科線上教材資源與備課資料庫操作。

內容

引導新任大學伴至日誌系統查詢小學伴基本資料,介紹各需求類型於教學中常見特點,並依其需求設定學童能力評估與教學目標。勉勵以正向心態面對小學伴的吸收程度與學習狀況。講師提供自身教材或優良教材參考,分析教材基本應備元素,並分享好用備課資源、網站給新進大學伴參考,鼓勵其分享自身所學與生活經驗,或依小學伴興趣為教材設計重點。最後導覽備課資料庫中各資料夾內容,提醒大學伴伴讀相關檔案可於此下載。

 

期初教育訓練-續任大學伴
課程四趣伴讀
目標

線上伴讀除學科指導及關懷陪伴外,大學伴運用創意與專長發展獨特的教材巧思,進而培養小學伴發掘興趣與天賦。當天課程也以寓教於樂的互動模式拓展大學伴視野,互相交流與激勵,並提供線上伴讀團隊未來課程建議

內容

鼓勵大學生結合不同領域,設計豐富多元的主題課程,開闊大學伴課程設計思路,例如諧音梗記憶、歌曲背誦、動畫劇情、桌遊卡牌結合。課程設計分組活動、經驗分享、趣味競賽引起續任大學伴的參與,達到線上伴讀內部團隊的共融以及刺激向心力的共鳴

 

陸、簡報分享

陪伴的力量--社會影響力

 

上台溝通聲命力與表達力

 

分科教學與課程規劃-國文科

 

分科教學與課程規劃-英文科


 

 

分科教學與課程規劃-數學科


 

 

分科教學與課程規劃-社會科


 

 

分科教學與課程規劃-自然科


 

 

柒、大學伴心得分享

楓林 魏同學(實體)

  生活中無論是歡樂還是憂傷,有了陪伴一切都顯得更加美好,因此我認為陪伴的力量是無與倫比的,希望我可以在小學伴生命的某一個階段中成為一束明亮的燈光,照亮前方的道路,也陪同他一起往前。透過情感互動,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每個小學伴的個性、需求和困難,從而針對性地給予支持和指導。同時,情感互動也讓小學伴感受到被重視和被理解,進而增強對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

  針對上台的課程,當我一說話的聲音狀態,就會決定聆聽者怎麼去感受你的氣場,自信與是否充分準備的口氣,也會在一開始就透露,所以在正式上課前就要讓稿子進入腦中,也要隨時做好「脫稿演出」的準備。

  透過其他大學伴的課輔紀錄,我看到許多良好的範本,以及在教學上的小巧思,我希望將這些知識應用於未來十週的陪伴,且我了解到陪伴的重要及如何透過情感互動來支持和指導小學伴,更注重與小學伴間的情感連結,了解他們的個性和需求,以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導。

  針對偏鄉教育,我的觀念有了轉變。我意識到偏鄉的孩子可能面臨更多的挑戰,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關愛。因此,我對偏鄉教育的態度更加積極,願意為他們提供幫助,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的一份子。對未來的我則是希望能夠不氣餒,遇到挫折或困難都可以勇敢面對,與小學伴一起成長,也從中獲得寶貴的經驗。

大愛 沈同學(實體)

  在當今的社會中光靠善意已經不足以支持公益,除了善良之外,我們必須做出對的事,並且將事情做好,才能在伴讀的過程中與小學伴一同創造更好的世界。愛希望協會柯志賢主任的分享,印象最深的不是與小學伴互動時的注意事項,也不是教育的使命和價值,而是主任所分享的那些孩子們的故事。我才知道即便在都市也有一群出生於破碎家庭的小孩,有的父母離異、對子女缺乏關心,有的居住狹窄的環境之中,生活之艱困令人難以想像。不禁讓我想到,連在都市之中都有著一群這樣的孩子,在偏鄉地區是不是只會更多。這個社會上有太多需要幫助的孩子,身為學生我無力改變整個社會,因此我選擇加入學伴計畫,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這個社會盡一份心力,陪伴小學伴成長。讓我更堅定自己的信念,希望自己能夠陪伴小學伴,與他們一同成長。

  塗兆軒學長用輕鬆有趣的方式分享上台的經驗技巧,並用大量例子與我們互動,令我印象十分深刻。我本身不太喜歡上台,害怕會出糗,雖然表現得不算太差,但其實內心緊張得不得了。不過聽到學長說到他認為上台是一種能夠好好呈現自己、讓台下觀眾專心聽你說話的形式後,突然間覺得上台似乎也不是那麼令人恐懼的一件事。

  上學期由於是第一次擔任大學伴,教學還不太熟悉,只是學著以前老師上課的方式教小學伴。而池妤蓉學姊課程分享,讓想調整教學方式的我有了一個新的方向。希望在這學期的伴讀,能透過互動式教材拉近我與小學伴的距離,為上課的過程增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