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RP | 2016-08-10
我們一行十人帶著興奮與期待的心情,5月21日上午九點一刻,乘著小巴抵達景美女中大門口,正巧遇上她們的校慶。離約定的時刻還有一段時間,我逛了一圈跳蚤市場。十點10分,我們與在南洋台灣姊妹會任職的洪滿枝姊妹與謝世軒弟兄會合,開始今天的行程,包括:木新市場→越南故鄉小館用餐→安康社區→已被拆遷的前安康市場→越南小雜貨店→下午荼分享。天氣很幫忙,僅偶而飄點小雨,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我們邊走邊聊,進行這場多元文化的體驗之旅。
在短短約4小時的行程,我個人對於越南移工和婚姻移民的跨國流動,只有粗淺的認識,好似開了一扇門。由於缺乏社會學背景,對於傳統零售市場、平價住宅、低收入戶、退休榮民、外籍移工等,在都市內所形成的「縫隙空間」,所知不多[1]。在房地產開發和都市規劃的大方向下,彷彿「消滅」這些「縫隙」,讓都市變得更安全、更美觀、土地可以更好利用、更「中產階級化」的做法,是無可爭議的;卻很少想到:那些「縫隙空間」是怎麼形成的?他們是誰?後來他們又去了哪裏?居住正義?…… 這些大哉問的問題太過複雜,我連適當的詞彙都沒有,遠超過我目前狹隘主觀的生活世界!
回到文化傳承,這是我所關切的。文化是記載人類行為及生活方式的符號性概念;文化也被視為一個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2]。文化資產(cultural heritage)則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生存發展中,逐漸累積的文明精華,是歷史傳統的具象記憶,同時是一般國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體[3]。從過去「大一統」的意識到今日的「多元文化」意識,從「腦」到「心」可能是世上最遠的距離!
文化若要傳承下去,必需有足夠的人口數和2.1%的出生率。台灣目前總人口約2千3百50萬,佔絕對多數的漢族都是移民文化,佔97.3%,包括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只是抵台的時間不同。由二十幾個不同的臺灣南島語族所組成的原住民佔2.3%,約55萬。歸化取得國籍的外裔新住民(不含大陸人士)約12萬人,佔0.4%[4]。台灣的生育率,依據2016年4月的統計,已跌破0.9大關,為全球最低,要持久延續台灣的漢文化,難度已非常高,幾乎是不可能,未來的台灣必然走向多元文化。
然而,文化也有其「生態學」,少數族群的文化若缺乏關注,有可能像物種一樣消失。原住民文化在台灣得到政府的大力挹注,有些人口極少數的族群文化仍不免在消失的過程中。台灣東南亞的新住民,人數更少,外籍配偶才12萬左右,即使加上在台工作的外籍人士 (不含大陸人士) ,103年底共計80萬1千人當中,82%來自東南亞國家(約66萬),全部加起來也只有80萬人,佔台灣總人口數不到0.4%,越南文化只是其中一支。他們處於主流文化的邊緣,如何一方面保存自己母國的文化,同時又努力融入台灣文化中?這是他們的課題。至於如何吸納少數文化對台灣的貢獻,使台灣的多元文化更為豐富並充滿活力,則是我們的課題!
在今天的參訪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故鄉」越南小館。老闆娘是70年代來台的移民,她不要店名、不要廣告、不要出名、不要增多獲利,也沒有精美的裝潢。她渴望的,只是用心準備道地平價的故鄉料理,讓上門的食客有回到故鄉、回到家的感覺。在忙碌和吵雜聲中,她堅持真材實料,每天換菜單,喜樂地喚醒並滿足許多越南遊子的舌尖記憶。整體的氣氛,讓我想起數十年前和爸爸去老家附近的山東小館吃酸辣麵和水餃的感覺。
我欣賞這種來自草根的文化韌性,同時也多少感到一絲絲的憂心。這些美好的店家不能停留在「保存」的階段,還必須邁向轉型與創新,從粗糙走向精緻,這幾乎是都市化過程的必經之道,過程中必然會有許多衝擊與挑戰、割捨與適應…。
另一方面,我體會到台灣本地人也迫切需要覺醒和多元文化的再教育。城市化不只是城市擴大化,不只是人口數字的增加。城市必須與自然生態和諧,城市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總載體!然而,M型社會使同一城市居民的貧富懸殊日益拉大,文化多元有可能形成彼此陌生切割的不同世界。我們如何尊重異質文化,吸納文化多元的深厚底蘊,從政治面依循適當管道來落實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及人權的維護,以更大的包容力和創造力,來回應時代的召喚和挑戰,這可能是今日處於後現代的我們,要認真省思的!
胡淑琴 修女(聖伯敏神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