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我的存在  成為他人的祝福 把最好的  給最需要的 用生命陪伴生命 以生活教導生活

學伴故事
首頁 9 學伴故事 ( Page 2 )

點燃學習火花的陪伴旅程

  在這段一對一的陪伴中,我和小擇一起踏上學習的旅程,也在教與學之間不斷成長。起初,我準備了豐富的單字表與句型練習,希望能讓他快速掌握;卻發現他在陌生的英語世界裡,偶爾因挫折而退縮。我開始放下「一定要完成進度」的執念,改以遊戲化的配對活動引導他,用最簡單的詞彙讓他品嘗成功的喜悅。當他第一次笑著答對並誇讚他很棒時,那份自信在他眼中閃閃發光,也深深觸動了我:教學,不只是傳遞知識,更是點燃學習的火花。...

read more

一堂不只是數學的課:我和小學伴的十週同行

  這在十週中,我深刻體會到小學伴的成長和自己的變化。剛開始上課時,小學伴對我還有些陌生與保留,對題目也較不願動筆嘗試,甚至常常一看到題目就說「不會」,顯得有些缺乏信 心。但我試著用鼓勵代替責備,用提問取代直接告訴答案,慢慢引導他思考。幾週後,他開始嘗試自己計算,會主動說出想法,甚至在某次課堂中笑著對我說:「我覺得這題我好像會!」那一 刻,我感受到他真正從抗拒到願意學習的轉變。   對我而言,這不僅僅是教學經驗,更是一次「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深刻體驗。我開始思考:...

read more

陪伴與理解

  小誼是一位比較害羞、內向的孩子,在十週的課程初期,我與他之間的互動不多,常常只是我單方面地講解課業內容,而他則靜靜聽著、點點頭。這樣的距離讓我一度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帶給他什麼影響。然而,隨著每週一次的課程慢慢累積,我發現小誼漸漸改變了。他開始會跟我分享家裡的生活趣事,他不再只是個沉默的學生,而是成了我能交流、能傾聽的朋友。...

read more

愉快的十周上課

這是一段彼此影響的旅程,從一開始的生疏到現在的熟絡,我與小學伴的關係也在每次的互動中逐漸建立起來。打從第一次聊天就發現我與小學伴有看相同的動漫,因為我們擁有共同的話題,成功打破了最初的尷尬與距離感。隨著課程的進行,我發現小學伴是一個聰明、活潑又善良的孩子,對課堂內容的反應相當敏銳,常常在短時間內就能理解重點,甚至主動提問,展現出對學習的熱情。在這十週的陪伴中,我不僅學會如何清楚表達想法,也練習了如何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適合小學伴理解的教材。這對我而言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成長。而當我看到小學伴因為我的講解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我心中便感到...

read more

從挑戰到共鳴:一段大小學伴的成長之旅

  以老師的身分面對小朋友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但一開始我們兩個之間都不是很順利。可能因為小安是所有學伴之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兩堂四十分鐘的課程對他來說有點冗長,課程剛開始幾週他都會表示不想算數學,但線上遊戲網站也擔心他不會操作,課堂也規定不能播影片,準備的課程或題目也經常因為小學伴沒有興趣而當下緊急更改課程內容,因此這段時間我曾經萌生 想放棄的念頭。...

read more

用愛陪伴

  還記得第一次帶著緊張且忐忑不安的心情見到小蔚,起初只是想說可以藉由自己的一點力量來幫助偏鄉教育,剛開始並沒有什麼教學經驗,家中也沒有正於小學階段學習的孩童且自己不是特別外向的人,深怕與小蔚的相處上會不太融洽或有隔閡,沒想到小蔚是個活潑、鬼靈精怪的小孩,會自己和我分享在學校的點點滴滴,撇開數學都能熱情的和我交流。不過只要進入到課程就會沒那麼有精神...

read more

從數學題聊到殺魚的那十週

  猶豫要不要加入學伴,就像是前幾天的事。沒想到十週一下子就過去了,他從一開始的有點木訥,到後來會開心地和我分享他看到的地獄梗笑話。我們從統測複習開始,到腦筋急轉彎式的趣味數學問題,再聊到快畢業後的規劃、備審資料怎麼準備、有哪些 App 可以幫助升學或生活,甚至連住宿、冷氣和生活小物都討論了一輪——不是為了填滿時間,而是真心希望他能對「往後的生活」有更多想像與期待。...

read more

陪你長大,也讓我成長

  和小安一起上課的這十週,說長不長、也說短也不短,但每次見面都是一段特別的過程。一開始其實我真心感覺有點辛苦,因為對於小安學習新單字很容易忘記,一堂課裡可能要提醒七、八次才會記住,嗓子都講到啞了,下一週再來還是會忘記。有時候真的會覺得很累,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教得不夠好,但後來我慢慢意識到,學習本來就不是「一瞬間的」,尤其是對資源比較不足的偏鄉孩子來說,每一次複習、每一次重複,其實都是在幫他們鋪一條穩穩的學習路。...

read more

創意繪畫彩蛋

  在這十週與小學伴的陪伴歷程中,我的小學伴是一位小學二年級的男孩,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起初我們的互動充滿挑戰,他常常在課堂上東張西望、插話,讓教學變得困難,我曾感到挫折,懷疑自己是否能夠真正幫助他。   但在一次課後我靜下心來回想,他不是不願學習,而是需要更有趣、更貼近他的方式,於是我開始轉換策略,設計遊戲化的學習活動,把課程內容融入故事、畫圖,漸漸地,他開始能夠專心地聽我說 話,也會主動完成練習,我知道我們建立了連結,而這份連結來自於真正理解他的需要。...

read more

從畫畫開始的信任旅程

  在這十週的課程中,我與一位四年級的學生成為了學習上的夥伴。起初,他總是低著頭,對學習顯得畏縮又沒有自信。每當我問他問題,他總說:「我不會啦。」但我看得出來,他只是怕說錯。   我開始在每堂課前給他一個小任務,讓他從簡單的題目開始,一步一步建立成就感。漸漸地,他會主動問我問題,甚至有一天自豪地說:「老師,我提前背完英文單字了!」那一刻,我知道,他不只是找到了學習英文的動力,更學會了相信自己。而我,也從他的改變中,學到了一件事:陪伴與信任的力量,遠比知識本身更能改變一個孩子的未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