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氣寶貝

活動日期: 
2017.06.30
活動時間: 
09:00-12:00
活動地點: 
中興國小
帶領人員: 
鄧秀琴
參與人數: 
23人
活動紀要: 

目標:

1.讓學生對蝙蝠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並知道蝙蝠在台灣的分布狀況。 2.學習面對任何生物的保育態度和行動,不能去干擾、破壞生物的生活空間。 3.會使用行動載具來查詢相關動物保育知識及概念。 4.透過參觀藝術作品對保護動物有新的想法和省思。

進行方式:

1.利用台灣蝙蝠保育學會相關網站內容來介紹蝙蝠的資料給學生知道蝙蝠的相關知識。 2.指導學生運用ipad來蒐集資料自學並玩蝙蝠拼圖的遊戲來加深對蝙蝠外型印象和學習趣味性。 3.透過參觀校內美術館-黃如君老師導覽此次所展覽的蝙蝠主題藝術創作,來為學生說明人類和動物間珍貴的感情,學生意識到蝙蝠在台灣生態的重要性及食物鏈的關連,察覺保育動物的珍貴行為及態度。 4.完成蝙蝠的學習單並將祝福寫在蝙蝠祈福卡上,掛在展館中的樹枝上進行祝福及珍愛動物行動。

成果描述:

1.透過校內的美術館裝置藝術主題-蝙蝠過境中興的展覽活動,來做動物保育的宣導行動及省思實屬難得及不容易,透過藝術欣賞和環境教育結合是一次非常好及成功的經驗。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台灣蝙蝠日漸減少的狀況,多一份關心和覺察生態環境的改變進而影響許多動物的生存環境的問題盡一份努力。 3.活動過程中不時聽到孩子對蝙蝠的讚嘆,也告訴老師對愛護動物的看法,如撿到蝙蝠時該如何處理、要如何照顧蝙蝠、如何為蝙蝠做一個家...等,可見學生對此次課程已留下深刻印象,也對保護動物行為有覺知。

 

實施心得:

學校位置地處鄉村,所以學生在家中或傍晚回家路上都曾看過蝙蝠,而從不了解蝙蝠感到害怕,而進行課程安排後學生對蝙蝠感到喜愛及了解,這就是課程及孩子對事物了解後有所知的收穫。課程中透過美術館的導賞活動,更加深孩子對人與動物間的情感連結,愛護動物的情操應從小培養,尊重世界上所有動物的態度不應有所動搖。也欣見孩子從蝙蝠這個神秘性,且在台灣數量驟減中的飛行哺乳類,開啟更多想探究及保護其他動物的學習動機!

學習者心得:

學生A:我也好想養一隻蝙蝠,但老師說他們應該住在大自然中才能正常生活。下次我再發現蝙蝠誤飛進我家時,我會不驚嚇牠,快速將門窗打開讓牠飛出去! 學生B:有一次傍晚回家時,我發現路上有一大群家蝠在飛,我十分害怕!但是上完蝙蝠的課之後,我發現蝙蝠真的好可愛好惹人喜愛,並不像我之前認為的那麼邪惡了。 學生C:上完課之後我知道蝙蝠的種類和習性,也知道要如何照顧蝙蝠,我也知道養任何的動物應該從一而終,不行棄養!而野生的動物更不能隨便獵殺或捉回家養,這樣是違法的行為喔!

活動照片: 

活動照片因個資問題,僅供活動紀錄建立者與數位公益管理團隊瀏覽。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