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期初教育訓練暨技術教育訓練

fdr4

 

109-2期初教育訓練暨技術教育訓練 活動摘要

壹、活動名稱:109-2期初教育訓練暨技術教育訓練

貳、活動日期:110年03月15日(一)至03月22日(一)

參、活動地點:採線上課程方式辦理

肆、活動目標:

  1. 倡議團隊核心價值理念,「以生命陪伴生命,用生活教導生活」。
  2. 提升網路線上伴讀的認知及建立正確的教學心態。
  3. 訓練於線上伴讀中,課程規劃及製作教材的技巧與專業知能。
  4. 藉由實際演練以訓練大學伴對於日誌系統、Joinnet操作、排解。

伍、參與人數:應到215人/實到163人

陸、課程內容:

期初教育訓練-新進大學伴

課程一

核心精神-相遇的開始

目標

透過大學伴與其同學之間的對話,揣摩新進大學伴參與此計畫的心情和心裡各種疑問,讓互動能更貼近現實,並於劇情進行解說,燃燒新進大學伴對於核心精神的認同與實踐。

內容

依照新進大學伴加入前、加入後的心態進行反思,在線上伴讀中可能會遇到的狀況或經驗,最後分享小學伴參與計畫後的人生改變給予大學伴勉勵,了解自身的重要以及影響力,從中帶出陪伴與教學的領悟,勇諾在線上伴讀計畫中盡心盡力,以身作則,將自己準備好,以生命陪伴生命,用生活教導生活。

課程二

教學心態準備與調整

目標

分享學期間大學伴可能會遇到的小學伴反應,確認線上伴讀核心精神並設定目標以落實教學心態。強調關係建立需要注意溝通、同理、自我肯定,給予小技巧去提升陪伴的能量以及進行相關狀況的探討。

內容

說明線上伴讀小細節,在應對突發狀況時可能會有的態度以及出發點,省思並試圖找到適切解決方案。給予一些關係建立中所需要注意的元素以及避免之事項。另外提供關係建立的方法使大學伴與小學伴產生有意義的連結。

課程三

分科與適性教學

目標

理解製作教材的原則,以學伴的學習需求為導向,如何製作適性教材。提供大學伴線上教材資源及線上資料庫,製作教材時可作參考依據。

內容

將班級分為國文、英文、數學及社會自然四大領域。邀請資深大學伴透過過往自身教學經驗,引導新任大學伴如何依照學伴的學習需求(精進型、基礎型及陪伴型)製作教材,並透過網路線上資源得到相關教材素材。

課程四

技術教育訓練

目標

使大學伴熟悉使用日誌系統、JoinNet線上平台,以及了解線上伴讀開課日流程及如何準備教材,使大學伴熟悉團隊所提供之相關資訊,並善加利用。

內容

說明線上伴讀開課日當天上課流程,並教導大學伴如何製作簡報(學童課輔前測卷、自我介紹簡報),並提醒教材製作的基本要素,含封面、流程、資料來源、引用資料及智慧財產權注意事項,提升大學伴對於該系統障礙排解。

 

 

期初教育訓練-續任大學伴

課程一

核心精神與自我革新

目標

藉由互動了解大學伴對於線上伴讀所傾向的價值觀,不管續任多少次都有新的挑戰,藉由本課思考自我心態及期許,重新看待互動的方式以及作出的選擇,藉由打破與重建來學習新的教學方法,理解不同層面的執行方式與可能,使教學與陪伴兩大目標得以平衡,強化續任大學伴線上伴讀教學效益。

內容

利用不同志工組織的圖示來去省思個組織所發揚的精神與寓意,連結線上伴讀的核心精神,去對應可能在互動過程中所發生的情境或兩難,在選擇的過程中省思自己為何作出這樣的決定,以及了解不同決定下的觀點轉換,其中的優缺點也值得大學伴省思,同時分享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服務汙染的議題,使大學伴未來游刃有餘去面對與帶領不同情形的小學伴。

課程二

『有愛無礙』拉近與孩子間的距離

目標

增進大學伴的溝通能力,運用且提出不同對話理論,檢驗是否能有效賦能。

提升大學伴如何面對在與小學伴熟悉後的相處之道,以及達到兩人更密切的關係予以互相成長。

內容

資深大學伴分享過往與小學伴互動的經驗,從中顯示彼此的互動性議題以及其中可能隱藏的問題,讓聆聽者思考以及評估自己與小學伴相處的狀態是否適切還有平衡,同時發現兩者關係是否擁有對等的認知,打破教學或觀念迷思,並使大學伴學習互補溝通、交叉溝通、曖昧溝通等差異。

課程三

諮商運用

目標

藉由課程讓大學伴思考自己是否遇到或者聽聞或一些線上伴讀中所會遇到的課題,是什麼原因影響你與小學伴互動的關係,除了個人特質、動機、成長背景、價值觀以外,如何實際與他人進行互動或諮商的應用。

內容

諮商是大學伴學會分辨課題來源,藉此定義自身定位協助與陪伴小學伴解決問題,過程中需要了解釐清想法、阻礙源頭、使小學伴賦能的概念與方法,同時認知到個人內在情緒以及有限性,因此需要內觀自己,並使用自我接露以及促使小學伴獲得成就感的方式來取得彈性或趨於完美的現狀。

柒、簡報分享:

捌、大學伴心得分享:

同學一:

  透過這段影片了解到「線上伴讀」沒有這麼簡單,可能會碰到小學伴生活周遭或家庭上影響他們的心情,或是小學伴不專心、不願意認真聆聽,因此我身為大學伴更應該有同理心,站在小學伴同一陣線,讓他更相信我、願意和我分享大小事,希望我能成為亦師亦友的關係,不僅能透過伴讀讓他的課業能有益點點的提升和進步,更重要的是讓他擁有對未來的想像和對讀書的熱忱;也能幫助他對於生活各種事物的疑問,陪伴他一些心理的困惑與難過。

  當然,擁有同理心和如何陪伴、關懷小學伴也是我的一個課題,因此這項伴讀活動不僅是幫助小學伴而已。這部影片講述了很多未來教學的狀況分享,將成為我日後開始正式伴讀的助力和技巧。真的感受到「陪伴」的力量是多麼強大,或許對我們來說只是每個星期短暫的聊天,但長久累積起來的會給偏鄉的小孩莫大的溫暖。我希望我也能成為一個能陪伴他人的人,從小的地方開始,對這個社會有一點點的幫助。

 

同學二:

  這學期是我大四下在大學最後度過的學期了,想在大學生活的最後一哩路上對偏鄉的小孩子有所付出,除了本身蠻喜歡小孩子之外,我小學時也算是就讀偏鄉的學校,所以更能感同身受在這樣的環境中,不管是硬體的弱勢,或是人力資源上的缺乏,能給小朋友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因此希望自己的親身親為能替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陪伴的力量很大,足以影響一個孩子,提升自我,且走向他人,就能發揮陪伴的力量,更確切來說是愛的力量,造就了學伴之間的羈絆。在這令人動容的故事中,我看見了大學伴的陪伴付出,與小學伴相處的過程,雖然或許時間真的不長,但我相信我也可以成為付出愛與陪伴的學伴。

  在思考過後為何加入這個遠距線上伴讀的計畫,或許沒辦法在短時間內讓孩子進步良多,但我願意以兼具教導者與傾聽者的身分,就是教師與朋友的身分並行,且輔以生活生命的歷練中學習到的價值觀,佐以真誠不變的心,具備同理心,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樣貌,接觸孩子的靈魂。在課程的安排與進行上,輔佐以上的價值觀,以鼓勵讚美代替責備,以同理心代替同情心,接受及認同支持孩子的觀點與情感,也要注意盡量不要問及孩子的家庭狀況,與孩子細心溝通,一同設立目標,一同完成,且按部就班,不斷重複,最後,不管如何,一定要先準備好自己,不讓生活情緒影響教學腳色,成為一個優良的陪伴者。

 

同學三:

  偏鄉團隊的標誌代表用遠距的方式帶著小學伴前進,核心價值包含願我的存在,成為他人的價值、把最好的給更需要的、用生命陪伴生命,用生活教導生活。在小學伴已經逾矩踩到地雷時,可以試著和小學伴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對方溝通。保持冷靜,不要去斥責,討論時需要以相同的高度說話。

  擔任大學伴期間其實沒遇到太多無助的情況,不過容易和小學伴失去話題,因為我本身也不太擅長與不熟的人聊天,之後我會準備並列舉一些小學伴可能會想和我聊的話題。我遇過小學伴與我分享家庭還有感情的問題,大多數都不是我可以協助解決的,我將自己視作陪伴者,告訴她有需要時可以向人伸出援手,陪她一起釐清思緒,鼓勵她等等。我其實可以分得很清楚自己能做到的能力範圍到哪裡,不太容易會帶入自己的情緒到小學伴的事情身上,無論是我與小學伴之間的關係或是小學伴與我分享他私下的事情皆是如此,因此我也會與小學伴分享學習面對無助感,這也是我正在面對,未來人生也需要常常遇到的課題。

發布日期:2022 年 2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