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我的存在  成為他人的祝福 把最好的  給最需要的 用生命陪伴生命 以生活教導生活

中心簡介
首頁 9 中心簡介

★ 偏鄉團隊發展沿革

106~ 迄今 成立偏鄉教育策略聯盟,推動「帶著你長大-袋鼠計畫」偏鄉社區課輔及線上諮詢,結合偏鄉在地中、小學及社區型機構,與中心「線上學習與陪伴計畫」並進而執行社區種子師資培育計畫,以彌補偏鄉師資不足之狀況。 103-105年 2月於輔仁大學校內行政會議通過成立「台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由使命副校長擔任召集人,試行二年,擬於2016年正式成立。 數位學伴計畫轉型後擔任營運中心,引領全國20餘所夥伴大學 照顧近100多所國民中小學/數位機會中心。 101年 協同校內圖書館、圖書資訊學系與仁寶電腦公司合作,推動「數位公益─資訊素養暨社區/偏鄉行動圖書閱讀計畫」,搭配花蓮縣偏鄉中小學行動學習計畫,提供平板電腦資源、技術諮詢及種子教師培訓。 100年 與元大文教基金會合作,共同推動「夢想起飛 公益服務計畫」,以培育偏鄉人才、改善偏遠地區及都市經濟弱勢家庭子女教育待遇為主軸,設置有「高中職暨大專院校生『關懷服務與成長學習』助學專案,並定期舉辦偏鄉中學課業輔導夏冬令營,及進行都會弱勢學童課業輔導。 98年 莫拉克風災重創台灣南部及東部,災後重建過程中,深感在偏鄉災區學童教育資源失衡,中華電信暨基金會正式與輔仁大學簽約合作,推動「好厝邊網路課輔服務計畫」,以一對一遠距教學模式,照顧偏鄉或災區學童。 97年 擔任遠距課輔-總計畫暨北1區輔導中心(至101年),建構網路課輔團隊運作架構及相關標準作業配套措施,帶領及輔導北、中、南、東各區輔導中心執行遠距課輔。 96年 承接教育部遠距課輔(99年後稱數位學伴)計畫,延續寒暑假學習至學期中,透過學習與生活陪伴,與偏鄉學童建立互動信任關係。 同期結識中華電信,支援擴建偏鄉網路結構,並提供相見歡活動相關資源。 95年 成立輔仁大學偏鄉教育關懷團隊,開始帶領大學生前往偏鄉(台東、桃園縣復興鄉)進行寒暑假學習營隊。


 專案執行與合作歷程


★ 輔仁大學臺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試行辦法

102學年度第4次行政會議通過

第一條依據天主教大學憲章—天主教大學之身分與使命,為具體實踐本校辦學理念與目標, 拓展本校與社區、社群社會及地方天主教各項服務與福傳事業之合作,推動偏鄉教育關懷以落實本校社會參與, 訂定本試行辦法。
第二條本中心自102學年度第二學期起試行兩年,設置目標為: 一、以大學學術專業服務社會中之弱勢者。 二、以大學學術專業探討當前社會問題,並提出具體改善措施。 三、以大學學術專業強化社會之多元性與融合性。 四、以大學學術專業啟發社會之公平正義與道德良知,並開啟希望及向上力量,以提升社會價值與提升生活品質。
第三條本中心任務如下: 一、推動本校各領域專業參與偏鄉教育關懷服務,落實系所社會參與。 二、推動「天主教社會思想與大學教育使命」之結合與落實。 三、推動本校「校級、各學院、相關單位—社會參與機制及特色計畫」。 四、企劃社會參與方案,推展本校與各方社會資源之合作機制。 五、規劃網路平台展現全校各學院、相關單位社會參與機制及特色計畫。 六、舉辦座談會或工作坊,用以成果發表與分享。 七、推動本校與台灣天主教會社會參與之合作平台。 前項任務之執行成果,應每年定期向使命特色委員會報告。
第四條經費來源:中心自籌。
第五條本中心隸屬使命副校長室,由使命副校長擔任召集人。 本中心置主任一人,由召集人推薦,負責統籌規劃輔仁大學台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計畫。 召集人得推薦顧問若干人,以協助相關業務之諮詢或執行。 中心人員配置人數應於使命宗輔單位員額編制數額下調整之。
第六條本試行辦法經行政會議通過,報請校長核定後公布施行。修正時亦同。
發布日期:2014 年 10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