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實體課輔

貴格會迴龍教會

  • 活動日期:112年021– 1120630
  • 活動地點:基督教貴格會迴龍弱勢家庭關懷中心(新北市樹林區中正路724號)
  • 參與人數:受惠學童32名、輔大大學生(服務志工)11名、助理1名
  •  服務人次:受惠學童320人次、輔大大學生33人次
  • 課程分享

 1.國小課輔:

  • 針對學習低落的學童,進行個別輔導以協助完成作業。
  • 學童個別作業重後,進行國、英、數三科的基礎能力學習,以多元教材的方式,保持每週練習,提升學童的辨字能力、閱讀能力、成語能力、故事接龍能力、寫短文能力、算術能力、認單字能力,並訓練其訂正的耐心。

2.框製作:

  • 破冰,讓大學伴和小學伴透過遊戲增進互動
  • 透過認識知名畫家及畫作,認識美學,製作相框為下次多元課程為自己是個下閜閜畫家做診被

3.貼紙製作:

  • 製作獨一無二的專屬自己的貼紙。
  • 由設計貼紙中學習設計概念。
  • 動手製作貼紙利用膠帶、烤紙製作獨一無二的貼紙。

4.品德教育:

分成記憶考驗、觀察力、找規律及歸納幾個部分搭配題目讓學童腦力激盪,透過遊戲、題目,讓學童不知不覺間開始主動思考,最後以「定義遊戲」結束課程,訓練其主動思考、分析的能力介紹三幕劇,並透過童話故事讓學童理解三幕劇結構,而後給予一個故事開頭,讓學童以三幕劇的規則自由發想後面的劇情,並上台發表,訓練其創新能力、表達能力及尊重、欣賞他人發言的禮儀。

5.珠珠貼畫:

  • 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
  • 利用珠珠作畫。
  • 認識從從美學到幾何合圖形,外型有何改變。
  • 運用完成的創作編創情節連貫的故事內容。

6.蝶谷巴特小錢包:

  • 認識拼貼工藝歷史源流。
  • 了解拼貼工藝製作方法。
  • 運用拼貼自我創作
  • 實驗及培養實踐生活美感

7.喝茶趣

  • 認識中藥材。
  • 知道中藥材除了可以入菜亦可泡茶。
  • 學習喝茶的禮儀,一起享用下午茶。

8.扭扭彩帶:

  • 透過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多种感官感知各種顏色。
  • 利用各總不同顏色的長條紙製作成扭扭彩蛋。

♥大學伴回饋♥

社工三 簡O琦

加入了實體課輔班,每學期3-4次協助孩子們課業輔導及多元課程,與其他大學伴一起設計多元教材,作業完成後便帶著國小的孩子們一起做手作,不論是美勞創作或是團康遊戲,孩子們都能玩得很開心。過程中有時還是會遇到困難,但團隊間的互相合作,助理與大學伴們的協助支持,也讓種種難關迎刃而解。

孩子們在活動中的真誠笑容、彼此間的合作團結、口語或是文字表達出來的所有回饋,是我參加活動的最大動力,他們總是毫不吝嗇地向我們表達感謝與喜歡,不論是學習家庭日或是課輔班,不只是我們單方面的陪伴、給予,我也從孩子們身上獲得好多能量,他們也陪伴著我們。

兒家一 薛O函

小朋友們真的太可愛了,雖然這段過程會使我腰酸背痛,但教完每個小朋友的成就感真的很大,我也很慶幸自己能夠幫上他們的忙,希望我在數學的解題思路上有讓他們以後在解數學的時候可以更輕鬆。在設想活動的時候,我們其實有著很多的想法、想要教小朋友很多新奇的東西、讓他們自己回家也能嘗試著做,但礙於時間有限也礙於怕難度,最後選擇了比較簡單的,但在看到小朋友們也很喜歡,我就覺得心滿意足了,在這次活動我也第一次學習如何寫教案,雖然不太成熟,但我相信會持續寫的更好的!

大園天主堂

  • 活動日期:112年02月01日- 112年07月31日
  • 活動地點:桃園市大園天主堂(桃園市大園區大觀路53號)
  • 參與人數:受惠學童26名、輔大大學生(服務志工)8名、助理1
  • 服務人次:受惠學童309人次、輔大大學生38人次
  • 課程分享

1.團體建立:

    • 建立班規,與學童達成共識。
    • 以團康的方式進行班級向心力的凝聚,也使學童從中學習「尊重」與「禮貌」等品格訓練。也藉此機會,讓大學生從中觀察學童的個性與行為,以利後續課程的編排。

2.國中主題式教學:

針對國中多元主題式教學,包含環境教育、人文歷史、人際互動等相關課程。

  • 人生拍賣會

透過人生規劃,讓學童嘗試做長期性規劃,並專注自身的期望需求,利用拍賣會的遊戲方式讓小朋友體會時間及資源的有限,應把握當下。

  • 理財人生

藉由簡單的日常生活事物,讓學童思考與討論理財的重要性。

  • 世界地圖看巧克力

了解課本中的世界體系概念,並舉出「可可農工」剝削的實例,讓學童省思。

  • 你了解你自己嗎?心靈共感的世界

透過心靈共感桌遊,其中包含各種不同類型的題目,能夠讓學童更認識自己與他人。

  • 情緒調色盤

認識生活中的情緒、認識生活中正向和負向的情緒、討論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是如何抒發情緒

  • 正向對話圈

練習以正向的語句代替較容易產生衝突的負向語句。

  • 我是邏輯高手

透過桌遊,培養學童獨立思考、團隊合作、邏輯判斷、主動分享的能力。

  • 網路交友辨真偽

利用模擬網路交友的方式,讓學童知了網路交友的真偽性,也透過實際例子,讓孩子看透網路交友的世界。

  • 辯論賽

透過辯題引發學童深入思考、討論,並組織成言語傳達給其他人,一來一往的溝通中學習不同種看法的邏輯建設,以不一樣的角度去看事情。

  • 性別平等

建立學童兩性平權的觀念,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 突破性別刻板印象

接續上週性別平等課程內容,讓學童認知不應依據外在性別來設限他人的人設。

3.國小課業輔導及多元課程:

針對國小階段之學童,進行個別輔導以協助完成作業;同時進行多元課程,包含團體活動、藝術手作等課程。

  • 團康活動
  • 光碟投影

藉由動手製作了解窗花製作的原理以及不同材料投影的效果。

  • 紙陀螺&竹陀螺

透過讓學童動手製作傳統的童玩陀螺,最後以競賽的方式,增添趣味性。

  • 人物臨摹

讓學童透過觀察的方式,將物件臨摹於紙上,訓練其觀察力與耐心。

  • 毛球吊飾DIY

透過毛線製作的方式,發揮色彩的敏感度,讓學童製作出自己的吊飾。

  • 吸管拼英文

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學童在英文字卡中吹起字卡,來獲得遊戲的勝利,訓練學童在對英文字卡堆中針對單一字母的敏銳度,同時提升單字量。

  • 摺紙零錢包

藉由手作零錢包,向學童介紹錢包的作用以及如何養成儲蓄的習慣。

  • 開花卡片

藉由手作卡片,訓練學童巧手與耐心,因做工複雜需要3D空間理解,提升學童空間概念。

編織杯墊

透過麻繩編織,在穿、拉的同時,訓練學童的耐心與手眼協調能力,編織出可愛的小花杯墊

  • 繪本導讀

藉由閱讀繪本的方式,讓學童了解家庭中親情的重要性,及每個人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無可或缺。

  • 紙編織&紙花

結合先前所講述色彩美學(相似色、對比色)的概念,編織成圓筒狀筆筒,編織過程中培養學童專注力與耐心。

♥大學伴回饋♥

心理四 李O哲

我在陪伴大園的學生這三個學期當中,從一開始擔心自己的課程是否設計不好、害怕學生們沒有反應,到後來我發現更重要的是我需要知道想要帶給他們什麼,我想要給他們的學習目標他們是否學習到了、他們是否真實的參與在當中而非敷衍,一開始會擔心我的視力限制會不會影響到課程,但發現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學生都能陪我一起研究也許我不會的東西,也發現可以讓他們學習怎麼與不一樣的人相處,例如我因為視力的關係但我還是想要成為老師,那他們未來在遇到可能身體有殘缺的人也會知道如何自然的與他們相處,他們也能了解障礙並不總是成為限制,因此這並不會是阻力,反而也是我想要成為老師必須經歷的歷程。

雖然大園的據點之後已不再有,也很不捨,因為已經與孩子們有些情感,但我還是想告訴孩子們「你們是特別的、是善良的,希望你們可以帶著你們每個人的特質勇往直前」,或許這也是期許我自己的一段話,也許也是鼓勵我不要放棄。

即便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要教導孩子更重要的東西是態度、能力等,我們應該要在學科之外更強調這些部分,我非常感謝有這個機會參加這樣的課業輔導活動,也感謝一起的老師、同學們,希望我們都能努力成為好老師,也希望這能成為我助人工作很好的養分。

化學二 黃O瑄

在這七次的課輔班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倒數第二次的課程,那次的多元課程裡我講了兒童繪本給孩子們聽,希望透過繪本導讀讓孩子們知道這世界上是有很多人在愛著大家的,或許每個人愛的方式是不同,但出發點都是一樣的。

在這一年裡,和這群孩子不短不長的彼此陪伴,很感謝在2022年的暑假因為共伴計畫我們得以相識,並在有限的日子裡透過每一次的見面陪伴留下許多歡樂的回憶。在教導小孩子的過程中也同時是自我學習的一種方法。努力的去思考創新想辦法帶給孩子不一樣的新知。很多事都是第一次去嘗試,或許結果不算非常成功,但也是一個非常珍貴的回憶。希望這段不短的回憶,能成為我們彼此生命中成長的豐富養分。

發布日期:2025 年 6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