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
- 活動日期:民國112年03月04日-05日
- 活動地點:輔大樂仁家園(桃園市大溪區康莊路432號)
- 參與人數:學童人數12人、志工人數6人、工作人員/師長人數4人
- 課程分享
1.出未來:讓學童思考自己的未來,在紙上畫出自己想成為的人,寫出這個人物具有的數個關鍵特質,並與夥伴們分享,進而能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
2.提拉米蘇:帶學童了解提拉米蘇的製作:攪拌起司醬、浸泡手指餅乾、製作餅乾碎……最後層層堆疊才算完成,小小一杯的甜點其實並不簡單。
3.飛行棋:採分組進行,採用大富翁形式的玩法搭配益智遊戲,團隊戰的形式能夠訓練團隊的合作能力,過程中也能訓練學童的各項軟實力。
4.動腦小遊戲:藉由三種不同類型的小遊戲,搭配競賽的模式,增加學童進行腦力激盪的動力,藉此培養其邏輯思考、臨機應變、推理等的能力。
5.電影賞析–魔法滿屋: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跟隨主角經歷各式各樣的事件,了解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對自己有自信,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6.小小編輯者:讓學童各自閱讀並選擇喜歡的文章,並根據內容改寫、統整、重編……製作小書並進行美編,以訓練學童閱讀及美感設計的能力。
7.宣紙貼扇:貼扇使用宣紙作為素材,用手撕可以產生毛邊的效果,可以撕出大塊的圖形或小塊的碎片,在絹扇上黏貼出各式創意圖案。


♣第二場
- 活動日期:民國112年04月22日-23日
- 活動地點:輔大樂仁家園(桃園市大溪區康莊路432號)
- 參與人數:學童人數11人、志工人數6人、工作人員/師長人數4人
- 課程分享
1.黏土筆筒:使用衛生紙筒作為基底,以紙黏土製作底部及外圍初步覆蓋,最後再發揮創意用輕黏土揉捏切割出各式形狀進行裝飾,製作出具有自己風格的作品。
2.國際議題_哇賽秘境:在課程開始前,先給定故事背景與數個末日危機,並發給各學童不同的角色與目標任務,學童們需要依據角色立場處理末日危機,並努力同時完成自己的任務目標。
3.彩色饅頭:帶領學童從秤量材料開始,依照步驟慢慢混和材料,攪拌揉捏製成麵糰,加入不同食材染成各式顏色,最後待饅頭發酵蒸熟後即可食用。
4.拼豆製作:耐心地在模型版上將不同顏色的膠珠排列成特定的圖案,使用熨斗加熱融化黏接在一起,待冷卻後就完成拼豆作品,也可以再搭配金屬配件製成吊飾等小物。
5.益智桌遊:讓學童分組遊玩桌遊「卡卡頌」及「鐵道任務」,透過分析規則與目標思考最佳的策略,並在遊玩過程中依據情況隨時進行調整。
6.校外教學_台灣地景花園:帶領學童前往台灣地景花園,體驗各式設施與童玩,觀察其運作模式,並了解其背後的設計原理,而在多人同玩的設施上則能夠訓練彼此互相配合的能力。
7.校外教學_永安漁港、海螺文化體驗園區:透過參觀永安漁港及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帶學童認識當地的海洋生態及漁業文化,並了解環境所面臨的挑戰,進而對環保有更深入的思考。


♣第三場
- 活動日期:民國112年05月03日-04日
- 活動地點:輔大樂仁家園(桃園市大溪區康莊路432號)
- 參與人數:學童人數11人、志工人數6人、工作人員/師長人數5人
- 課程分享
1.校外教學_猴硐貓村:帶領學童搭乘火車平溪支線抵達猴硐,走訪當地如何運用大量流浪貓聚集的特色,搭配貓咪友善設施如貓咪天橋、貓咪警示號誌、各種可供貓咪休憩的地點設置等設施,發展觀光同時也宣導愛護流浪動物的正確觀念。
2.校外教學_平溪老街:帶領學童走訪平溪老街並購買當地小吃作為午餐,並認識天燈的由來以及相關環保問題,最後一起在大天燈上寫下對自己的期許與給彼此的祝福,希望未來大家都能平安共好。
3.校外教學_十分瀑布:十分瀑布位在基隆河的主流上,由於河流的侵蝕作用,造就斷層地形與奇岩,讓這裡擁有許多瀑布與地質奇觀如四廣潭的壺穴地質景觀、眼鏡洞瀑布、十分瀑布等,讓學童健行呼吸芬多精的同時,也對台灣的地形與地質有更深入的認識。


♥大學伴回饋♥
陳O柔
在家庭日裡,是我唯一可以把一切身分都丟掉的時候,沒有課業上當組長的責任,沒有家庭裡嚴肅優秀的形象,也沒有新工作未完成的壓力,連大學生這個身分都想丟掉,只是大家的好朋友一起笑一起鬧,玩玩遊戲煮煮飯,也是我為什麼明明沒有報酬也還是很喜歡來大溪的原因。這個學期正好碰到我必須正視未來發展的時候,在許多活動間的平衡還需要一些時間習慣,也許這樣可能有點自私有點不負責任,對大家也有些抱歉,但我有很好的夥伴們可以替我完成任務,就讓我再稍微任性一下吧。
黃O瑄
這次我覺得我自我克服最多的就是種花的部分了,因為我真的是一個很怕蟲的人,我對於蟲蟲有著極度的心理恐懼,可能我沒有很怕看到牠,但心理作用會讓我非常非常的懼怕,不過我自認為這次還是有努力克服的、除了看到雞母蟲會後退三步以外都很努力的種花。而且佩玲和韵瑄在知道我怕蟲後,在混土的時候都會幫我特別注意,減少我遇到蟲蟲的危機,實在大大大感謝!
吳O妤
每次帶國中生出遊都是一次管教的考驗,我嘗試運用我在教育學程裡學到的班級經營技巧運用在國中生跟國小生身上。然而我發現最難的是不知何時該管,何時其實可以讓孩子輕鬆、自由。好比說當學童在遊客中心看見有導覽機台時,都好奇地湊過去開始按那個機台,看起來很像是在亂玩,只是對觸控螢幕好奇罷了,正當我們在思考該不該阻止國小生亂動機台時,心想其實他們也沒有做什麼逾矩的事情,他們沒有大吵大鬧,也沒有影響到其他遊客,更沒有破壞機台,那為何要干涉他們探索的機會呢?於是我就靜靜地觀察他們使用機台的狀況,沒有進行阻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