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福興武術學校學習家庭日

  • 活動日期:111年0318-20
  • 活動地點:輔大樂仁家園(桃園市大溪區康莊路432號)
  • 參與端點:福興武術學校
  • 參與人數:受惠學童15名、輔大大學生(服務志工)4名、助理2
  • 服務人次:受惠學童15人次、輔大大學生4人次

1.日常生活品德教育:

  • 居家生活與團隊分工:環境整潔、家政事務,由做中學與分工實踐生活教育。

2.帶著你生活植物小夥伴:

課程始業式與學習家庭長期活動,透過小活動讓孩子們認養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植物小夥伴,並讓孩子們將植物帶回學校照顧,藉由植物長期養護連結,讓活動不只是一學期兩次。

  • 責任心與問題解決能力培養
    培養照顧植物的責任心,孩子們透過養護中遇到的各種植物狀況,思考解決方式,並嘗試解決。
  • 大學伴與孩子們的情感連結:植物盆栽上有一個立牌,上面除了孩子們自己命名的植物名字外,在每次活動後,會由該組別的大學伴給予小組成員們一句話,讓孩子們可以貼在立牌上。
  • 綠色療育
    照顧植物的過程中,有些孩子為了天天看到它,會把盆栽養在宿舍裡,透過摸摸綠色的葉子、與植物說說心裡話,看見植物的不同變化,也讓孩子們的生活多了一點期待,運用植物小夥伴的綠色力量陪伴孩子們生活。
  • 結合課程與節日
    孩子們於每次活動時會將植物小夥伴帶回,共同分享照顧心得,並一起看見植物的變化與認識植物的養護改善方法。也會結合當次活動主題或鄰近節日,設計相關小活動,讓小夥伴在活動中也有角色存在。

3.生活技能課程:

  • 遊程規劃趣

學習運用網路進行旅遊地點資訊查詢與google地圖使用,進行半日旅遊行程規劃,並以海報方式呈現進行報告與票選,學習如何在主要旅遊地點的交通行經處安排其他旅遊景點及停留時間估算。透過實作與執行,讓孩子們實際體驗旅遊行程,了解行程時間的掌控與調整。

4.休閒放鬆課程:

  • 初春一起走走小旅行(戶外野餐)

從三組規劃的半日遊行程中,透過發表來票選出一組行程,並實際執行,孩子們在大溪河濱公園盡情奔跑、玩耍、打球、放風箏,在草地上享用自己做的三明治,最後再到最愛的大溪老街吃美食,度過美好的假日上午。藉著遊程體驗,評估地點、時間規劃是否合宜。

  • 電影欣賞滑板女孩
    讓孩子從電影中看到不同的文化,例如:印度種姓制度、日常生活、環境等,並於觀影後透過學習單共同討論與分享曾經鼓起勇氣做過什麼事及心得,思考父母的期待與追求夢想。

5.業界導師體驗及分享課程:

  •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演講
    由經營特色旅遊行程的戴東華董事長,分享台灣特色民宿與各國旅遊景點巧思,運用故事與照片帶領孩子們環遊世界與台灣,也與孩子們的武術專長結合,讓孩子們了解武術除了比賽外,也可以與特色旅遊業結合。
  • 「旅行業大解密,邊玩邊工作?」

由具有10年旅行業工作經驗的「橡實旅行社」日本線總策劃暨職業領隊小楊的旅遊業工作經驗分享與一日遊實作規劃,認識旅遊業內外勤工作,並透過有趣的Youtuber領隊/導遊考照實錄影片與考古題試做,提升孩子們對考照的信心,同時帶領/指導孩子們實作一日遊旅遊規劃,票選出最佳遊程的旅遊遊程,預計於7月夏日學堂時執行。

♥大學伴回饋♥

宗教三 陳O修

在參加這個偏鄉教育的活動之前,其實腦中蠻多想像的,「國中生」,這個詞彙離我實在太久遠了,會有代溝嗎?會聽不懂他們的語言嗎?感覺上我可能會做不好嗎?不免俗的,google 大神就發揮功用了,在查詢「如何與國中生相處」後,跑出來一堆課本上的教育知識,看了幾篇,還是覺得就依照自己的內心吧。再來是大學伴實際要做些什麼?也不是很了解,感覺上會很無力,可能廚師當久了對於細節、幾分幾秒要幹嘛,都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掌握才會安心。後來想想,一般大學生都搞得定這個活動了,沒道理我搞不定,於是逐漸放鬆緊張的心情,迎接著三天兩夜的到來。第二天早餐時,我發現他們其實很有想法,對於廚房的事情上面也是很有興趣,剛好我的專業上面可以教授他們一些實用性上面的技巧與知識,例如:切菜要貓爪的手、煎完火要關等等,他們很願意學,我也教得很開心。去大溪河濱公園時候,真的有讓我內心有感動,風箏、飛盤、羽球、野餐等等,我不知道多久沒有這樣過了,這或許就是一種最簡單的幸福。下午「跟著董事長去旅遊」演講,很精彩,很有旅遊應該要有的意義,但我覺得有的國中生來說可能會聽不太懂。晚上我們四個大學伴,大家忙到很晚,坐在飯廳互相找照片、互相支援,這也讓我很感動,為了一件事情大家一起努力,這樣的感覺很好。

 

英文四 許O玲

第三次參與這個活動,跟孩子們間的默契也越來越好,有時聽到講師說了特別有共鳴的點,我就會看向某個孩子,沒想到他也正看向我,但他不再像從前閃避我的眼神或不敢直視我,反而就這樣笑笑地盯著我看,我們兩個就這樣在教室的斜對角,微笑著相視了好幾秒,僅是一個簡單的眼神,便讓我感受到自己與孩子們間情感逐漸蛻變,他們漸漸願意敞開心胸告訴我生活中遇見的事情,我也就靜靜地仔細聆聽他們的故事,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自己依舊能常來聽聽他們分享所有。

因為這三次三天兩夜的活動,自己想陪伴組員們到畢業的想法油然而生,即使此刻看來極為困難,但我也會努力爭取在未來的日子,依舊能以被允許的身分來陪伴他們,雖然在日常生活中無法提供實質且即時的協助,但希望在他們來到大溪時,我仍能以他們熟悉且從未離去的存在與他們一同參與活動、體驗生活、開懷大笑。

發布日期:2025 年 6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