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國小
- 活動日期:111年02月28日– 111年07月31日
- 活動地點:新北市樹林區三多國民小學(新北市樹林區三福街52號)
- 參與人數:受惠學童5名、輔大大學生(服務志工)10名、助理1名
- 服務人次:受惠學童10人次、輔大大學生6人次
- 課程分享
- 國小課輔:
- 針對學習低落的學童,進行個別輔導以協助完成作業。
- 學童個別作業重後,進行國、英、數三科的基礎能力學習,以多元教材的方式,保持每週練習,提升學童的辨字能力、閱讀能力、成語能力、故事接龍能力、寫短文能力、算術能力、認單字能力,並訓練其訂正的耐心。
2.認識幾何圖型:破冰,讓大學伴和小學伴透過遊戲增進互動
△3/16之後因疫情影響新北市中小學停止各項社團活動及校外人士進入校園,故實體課輔班因此停課


大園天主堂主僕關懷站
- 活動日期:111年03月02日- 111年06月15日
- 活動地點:桃園市大園天主堂(桃園市大園區大觀路53號)
- 參與人數:受惠學童26名、輔大大學生(服務志工)13名、助理1名
- 服務人次:受惠學童170人次、輔大大學生30人次
- 課程分享
- 國中課業輔導:
針對國中階段學童安排主題式英語教學,包含基本的句型文法、生活對話等。
- 國小課業輔導:
針對國小階段學習較為低落之學童,進行個別輔導以協助完成作業。
- 團體建立:
- 建立班規,與學童達成共識。
- 以團康的方式進行班級向心力的凝聚,也使學童從中學習「尊重」與「禮貌」等品格訓練。也藉此機會,讓大學生從中觀察學童的個性與行為,以利後續課程的編排。
- 臺墨原民編織藝術:
透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衣服、包包等編織物出發,認識臺灣與墨西哥兩國的原住民在編織藝術上的差異與相似性,並將課程大綱分成「神話與編織的關聯」、「編織圖紋的象徵」、「常用的顏色」、「編織工具及材料」、「編織的應用」。最後,提供課程所提之「基本用色」的巴西蠟線,帶領小學伴自行編織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指環。




5.手作盲盒
介紹近年來流行的盲盒系列,並透過手作的方式製作屬於自己的盲盒包。
6.窗花認識及手作體驗
講解窗花的由來及延伸應用,手作窗花剪紙藝術,並於白紙上進行創作,除了可訓練手指精細動作,也可讓他們的想像力發揮到極致。
7.阿伊嗚ㄟ喔 – 兒童生活日語
簡單的介紹日本文化及歷史講述,並利用YouTube資源撥放兒童版日文50音,讓小朋友對50音不會感到陌生,最後透過分組遊戲記憶日文簡易形容詞詞彙。
8.中國剪紙
課程內容說明剪紙由來跟流派跟特色,以及唐朝極盛的花鈿妝,最後再用色紙跟剪刀去做剪紙的實作。
9.故事導讀-你很特別
首先透過繪本導讀,讓學生了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再藉由團康遊戲的方式,培養學生運用策略解決問題、合作完成任務,並學習注意身旁的人事物。




♥大學伴回饋♥
臨心系 柯O穎
「只有我們覺得孩子很可憐時,他才是真正的可憐。」這是《五味屋的生活練習曲》中,一句直得省思的話。當心中產生這樣的想法時,我們其實是帶著同情心來看待偏鄉孩子;因此往往落入,孩子們出現偏差行為、鬧脾氣或需要管教時,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協、將就,然而卻是變向的縱容,並把與孩子的關係建立於「沒原則」之上。
我希望自己花時間與心力,來到天主堂能真正幫助到孩子。所以在孩子們以為講髒話是一種幽默時,出聲喝止並正經說明該句話的真正意義,希望他們理解自己的言論其實是在傷害他人;在孩子因為功課還沒寫完,不能參與多元課程而生氣時,堅定的告訴他「我陪你一起寫,一定能完成。」在大家都學會騎腳踏車時,因為害怕跌倒而假裝自己騎四輪車也沒關係的孩子,鼓勵他「跌倒其實代表著進步,只要不放棄,我們站起來再繼續,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因為真心想幫助這群缺乏關愛的孩子,所以默默地以「愛他們」才會選擇的方式,來陪伴與建立長遠、堅固的關係。「心中有愛,愛會反過來教會我們很多事。」我想,這是我在實體課輔三年多服務的最大體悟。
職治系 黃O晴
一開始無意間看到大園實體課輔班有在招大學伴,想起我之前也有相關經驗,且覺得實體會更直接的面對學生,更有趣,因此後來選擇加入大園實體課輔班。
會想加入課輔班,主要就是興趣使然,所以我也會參加其他地方推出的課輔班。我覺得對於教學有興趣的人也可以來看看,是否真的喜歡這樣的環境,對於未來和職涯也蠻有幫助的。加入大園實體課輔班後,我發現我開始注重生活中、課堂上的小細節,會去想小朋友適合玩這種遊戲嗎?這種活動大概要幾歲以上會比較適合?國中生玩這個會不會覺得幼稚?教學中有甚麼方式可以緩解學生不喜歡、覺得無聊的困境?類似的問題時常在腦海中浮現。
趁著課業還不繁重且有空堂,享受在大園單純的時光。在學校,我有點不敢開口和同學們聊天,融入不了班級。但我每次去大園,都會和伙伴們聊天,對於國中生、小學生,也比較可以以朋友方式的口吻談話,覺得比在學校輕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