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
- 活動日期:民國111年03月04日-111年03月06日
- 活動地點:輔大樂仁家園(桃園市大溪區康莊路432號)
- 參與人數:學童人數10人、志工人數4人、工作人員/師長人數4人
1.家事教育(住宿環境整理,A棟環境整理)
2.手作課程(造景泥盆)
手作課程在於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的訓練,泥盆其實是個簡單的東西,成本低廉,但加入小孩的創意,一切都變的有意義,不只能裝飾樂仁的花花草草,也能從顏色看出小孩的想法與心情。
3.實作課程(木紋木箱油漆上色)
油漆課程內含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的素養,小孩分工成上色組與木紋組,木箱是之前成長營的同學產出的成品,為了使顏色與樂仁共鳴,我們把它拿來做外部加工,一組小孩拿油漆刷上色,一組小孩拿木紋刷把它變成木紋的外觀,即使紋路不是那麼明顯,小孩還是非常努力把他做完。
4.團康活動(大地遊戲、排球團康)
5.食農課程(盆栽移植,番茄摘採)
食農課程中帶他們將一株一株的小花移植到大盆當中,除了要細心不傷害到植株之外,還要精準的量好土的高度以及植株的高度,才不會長大之後不美觀。
最後在他們回家之前,帶他們去摘採了之前他們曾協助農事的番茄,看到當初小小的番茄苗順著他們架的網變的這麼大株,他們都很開心,且採了一堆番茄回家分享,這就食農教育「親手做、感恩」的核心理念。




♣第二場
- 活動日期:民國111年04月08日-111年04月11日
- 活動地點:輔大樂仁家園(桃園市大溪區康莊路432號)
- 參與人數:學童人數10人、志工人數7人、工作人員/師長人數4人
- 課程分享
1.家事教育課程-打掃,洗菜
2.食農教育課程-香草移盆與照護,溫室作物耕種與栽作盆清理補土
食農課程中的移植,使小孩在不同顏色中組合出好看的盆栽,並會主動尋找助理說還有沒有可以移盆的作物。
3.手做課程-墨西哥捲餅製作
在手做課程中,除了麵粉比例的調整,擀麵的厚薄度都是小孩去掌握得,會創造出不同風味的美食。
4.團康課程-杯子歌
5.實作課程-材質拓印




♥大學伴回饋♥
王O蓮
這次跟小孩一見面我就感受到不一樣,比起第一次的陌生,這次我們有
熟悉的感覺。打掃的感覺也很不同,上次沒有人想掃地,這次我一說要掃地大家就很積極的選掃區,但總是有人會選不到自己要的地方,所以過程中我也在思考,要怎麼樣才可以在掃區的部分分配的更好,後來我決定用抽籤的方式,沒想到他們告訴我他們喜歡這方式,下次也想要用抽的,讓我覺得非常感動。
這一次也是我們第一次自己帶活動,我負責拓印的部分,一開始我很害怕他們對活動沒有興趣,參與感會很低,沒想到他們覺得很有趣,他們的想法也都很有創意,有人畫鞋底、土、膝蓋等,印出一些連我一開始在想時都沒有想到的物品或部位,看到他們很投入在活動中,我覺得很有成就感。但我覺得很可惜的部分是在分享的環節,我覺得我沒有把這部分做的很有趣,我應該要加入一些猜謎的活動,讓他們可以繼續保持專注然後投入在活動到最後。對於我來說還有另一個挑戰,就是煮大家的午餐,我一直很害怕會失敗,不想要讓小孩跟夥伴們吃到難吃的午餐,在過程中自己一直很焦慮也處於很緊繃的狀態,還好最後成品還可以,我才放下心來。
經過第一次的相處,我慢慢可以觀察出每個小孩的個性,以及適合每個人都相處模式,這次小孩也慢慢的會跟我分享在學校發生的故事或是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我們可以輕鬆的聊天,我覺得這種感覺是很棒的。
郭O佑
這次的家庭日跟上次的經驗很不一樣,除了小孩不同批還有嘗試自己想
教案。他們剛到後的打掃時間,因為對他們不熟悉,不知道要用什麼方式和他們講話、要求他們做好自己分配到的工作,因此有點挫折,但是我很能感受到他們的活潑和開朗。後來我有嘗試和他們說話,他們反應跟我想的很不一樣,和羅浮的小孩比起來,比較沒有距離感。第一天早上的教案,是杯子歌,本以為小孩會覺得無聊,但他們的反饋是覺得很好玩,也只有兩三個沒有跟上速度,雖然有點小意外,但讓我知道可以多和他們聊聊天,知道他們處境也更能知道要怎麼和他們相處,整體來說還算不錯。早上的教案讓我覺得我好像沒能幫什麼忙,因此在下午的溫室時間,我很賣力的除草,土裡的石頭很多、草的根很深,在除草時耗費了我大半的體力,但比起除草,溫室裡的植栽更需要人手,而我除草時身邊有三個小孩,我覺得下次我可以多注意哪裡需要人手,就去哪裡幫忙。晚上我們跑到頂樓看星星,過沒多久幾個小孩也跑上來了,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采臻很認真的問我很多星星的問題,也跟我說她很久沒這樣看過星星,也很認真的跟我:「說妳好厲害,怎麼知道那麼多有關星星的東西。」讓我覺得很感動,雖然只是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告訴她,但她的話讓我覺得很有能量。
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和生長環境,適合的相處模式故然不同,都需要磨合才能找到最適合的相處模式。這次的家庭日雖然精疲力竭,但我覺得我比上次的狀態好很多,希望能越來越好!
♣第三場
- 活動日期:民國111年6月18日-111年06月19日
- 活動地點:輔大樂仁家園(桃園市大溪區康莊路432號)
- 參與人數:學童人數7人、志工人數4人、工作人員/師長人數4人
- 課程分享
1.家事教育課程-打掃,洗菜
2.食農教育課程-小黃瓜藤清理以及採摘
3.手做課程-披薩製作(包括披薩皮跟內陷),涼拌小黃瓜教學
在手做課程中,除了麵粉比例的調整,擀麵的厚薄度都是小孩去掌握得,會創造出不同風味的美食。
4.團康課程-各式球類競賽,以及水球大戰
5.實作課程-水火箭實驗
透過製作水火箭使學童思考火箭型狀影響飛行的方式,再透過兩兩一組合作製作出屬於自己的成品。




♥大學伴回饋♥
蘇O祥
很高興這次又能來到大溪樂仁家園做服務,不知不覺已經是本學期也是大一最後一次了,這次服務對象是大園天主堂的小朋友,另外這次主要以放鬆的心情來陪伴小孩們,所以這次的課程大部分都非常輕鬆,像是DIY自己做自己的披薩、玩遊戲接力、看勵志電影,以及最後一天的水火箭,不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火箭,因為一開始在製作時沒什麼太大的技術問題,結果到了發射時,因為我想說這是有人用過得所以在設備上不會有問題,所以沒有事先實驗過的,到了準備發射時,橡皮塞竟然不合發射台的尺寸,所以前前後後花了非常大的心力在修、剪、削橡皮塞上,之後發射台又因為與我以前的不同,在構造上有差異,再加上原本的打氣筒供氣量不足,還在施打過程中損壞,簡單來說就是災難,好在有張天祐跟傅行政陪我一起克服設備上的問題,最後在不使用砲台,直接用高強度的打氣筒完成了這項課程,說實在當下非常痛苦,也讓我明白試做跟提前準備的重要性,也要感謝張天祐從頭到尾陪著我一起在正午的大太陽下改良設備,還有傅行政開車載我們去買新的打氣筒,真的是好險最後有成功發射,不然我可能會懊悔很久。
王O蓮
隔了2個多月再次去帶大園的小朋友,原本以為時間間隔太久沒見面,會變得比較生疏,但見面後發現其實不會,反而經過了前兩次的相處,我們的關係變更好。這次讓我覺得意外的是,他們在打掃的部分做的比之前更好,清掃動作迅速且確實,不用像前兩次一直盯著。在早上的烹飪課,我發現他們很有興趣,會專心的聽我們的指令,按步驟完成。我在他們放料的過程中發現他們不愛吃的東西,洋菇他們最不喜歡,幾乎沒有人有放在自己的披薩,最後是放在我們大學生的披薩裡。晚上的電影時間,雖然是每個人都看過好幾次的歌喉讚,但過程中他們還是靜下來看完,在電影反思時,經過問題我也了解到他們現階段的目標或是未來的夢想。第二天水火箭的課程,雖然困難重重,但我發現女生很注重外面的裝飾,會想要做造型,男生則是按步驟做完而已,還好在他們要回去前,我們完成了水火箭的發射,讓大部分的人有操作到。他們這次的表現其實非常好,在任何課程都很積極投入,每個人很優秀,讓我這次學習家庭日覺得很有成就感,但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我們在課程準備上不夠充分,導致有些問題回答不出來,藉由這次經驗,我告訴自己就算是以前有做過的活動,也不要太有自信,在每一次活動前都要在做過一次,確保活動的流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