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日期:110年10月15日-17日、110年12月17日-19日
- 活動地點:輔大‧樂仁家園(桃園市大溪區康莊路432號)
- 參與人數:受惠學童15名、輔大大學生(服務志工)3名、助理3名
- 服務人次:受惠學童29人次、輔大大學生6人次
♦10/15-10/17福興學習家庭日♦


♦12/17-12/19福興學習家庭日♦
- 帶著你生活–植物小夥伴:
課程始業式與學習家庭長期活動,透過小活動讓學生們認養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植物小夥伴,並讓孩子們將植物帶回學校照顧,藉由植物長期養護連結,讓活動不只是一學期兩次。
- 責任心與問題解決能力培養
培養照顧植物的責任心,孩子們透過養護中遇到的各種植物狀況,思考解決方式,並嘗試解決。 - 大學伴與孩子們的情感連結
植物盆栽上有一個立牌,上面除了孩子們自己命名的植物名字外,在每次活動後,會由該組別的大學伴給予小組成員們一句話,讓孩子們可以貼在立牌上。
- 綠色療育
照顧植物的過程中,有些孩子為了天天看到它,會把盆栽養在宿舍裡,透過摸摸綠色的葉子、與植物說說心裡話,看見植物的不同變化,也讓孩子們的生活多了一點期待,運用植物小夥伴的綠色力量陪伴孩子們生活。 - 結合課程與節日
孩子們於每次活動時會將植物小夥伴帶回,共同分享照顧心得,並一起看見植物的變化與認識植物的養護改善方法。也會結合當次活動主題或鄰近節日,設計相關小活動,讓小夥伴在活動中也有角色存在。

- 自我認識課程:
- 我其實很不錯
帶領孩子進行發掘自己的優點及找出他人優點的活動,藉由學童在課堂中的互動,來協助孩子們探索自我價值,從他人所描述的樣子來認識自己,並肯定自己,教導孩童即便自己尚未發覺自身的優點,也不代表自己從未擁有優點,適時地從他人眼裡認識自己,適度接受他人的讚美,有助於自我人格之養成。
- 綠色療育課程:
- 植物槌染
設計園區葉片尋寶活動,讓孩子們在認識植物的同時,也熟悉園區相對位置,藉由槌子捶打釋放壓力,並將天然的植物色素拓染至束口袋,創作出獨一無二又天然環保的束口袋。

- 職涯探索課程:
- 桌遊橫槓人生
透過大學伴引導帶領孩子們進行橫槓人生桌遊,利用各式問答及其他玩家給予的線索讓孩子們猜測自己抽到的職業是什麼,藉著輕鬆有趣的桌遊發掘孩子們對職業的刻板印象,並進行解說及釐清,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認識不同的職業,從中初步思考自己感興趣的職業。
- 職涯探索–興趣、長處可以成為工作嗎?
使用「2020台灣大學生、高國中小學未來的夢幻職業排行」影片作為導入,再帶入國語日報的2021中學生職業排行榜,一起討論這些職業進排行榜的理由,分享自己心目中的職業排行前三名,接著進行DISC人格特質測驗,讓孩子們透過簡易問答認識不同的人格特質,並初步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從中討論不同特質適合的工作,再運用心智圖以「興趣、長處可以成為工作嗎?」為主題,逐步帶領孩子進行探索喜歡做的事→喜歡的理由→延伸的工作
優點與長處→工作
個人特質→工作
藉由個人思考與團隊腦力激盪,建構屬於自己的職業心智圖。

- 烘焙烹飪課程:
- 人生百味–甜
運用活動讓孩子們思考、回想做什麼事情時,自己會感到開心,再延伸到甜點為什麼會讓人感到開心、幸福,並導入「快樂會傳染嗎?」的影片,讓孩子們學習分組分工合作,並帶著快樂的心情製作三種不同的甜點(檸檬生乳酪蛋糕、奶酪、果凍),完成後在彼此分享美味甜點的同時,也分享快樂與幸福。
- 樂仁咖一起來
咖啡食農教育,從採集、去殼開始,帶領孩子們體驗園區種植的咖啡豆後製過程,並運用園區製作的樂仁咖啡分工合作製作手工咖啡豆餅乾,搭配節日用心包裝成聖誕節禮物,送給想表達感謝的人,在體驗餅乾烘焙的同時,也將感恩的心意放入。 - 手作薑餅人
結合聖誕節慶讓孩子們透過有趣的動畫認識聖誕節及薑餅人的由來,並藉由基礎餅乾製作學習烘焙,結合充滿聖誕氣氛的餅乾模具,體驗不一樣的動手做聖誕前夕夜晚。


♥老師與大學伴回饋♥
謝采樺 主任
在偏鄉教學20餘載,接觸過不少生活營的活動,最特別也最具意義的就屬「福興學習家庭日」給予學生歡樂學習及溫暖,從學生的表現反應不難察覺;因有此活動及經費,學生非常在意自己在校表現,深怕不讓他們參加家庭日。
感謝輔大偏鄉中心所有團隊那麼用心安排課程內容,很多孩子的表現是在學校不曾看過的,他們感受到自己被關注到是多麼的溫暖,帶著他們過生活是多麼的溫暖的一件事,學生回學校還會跟同學分享。
更感謝忠正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學生培育金,讓學生在生活經濟上有自主的能力,不用擔心家長一直沒繳餐費被催通知、也不用考慮家裡是否會讓他參加校外教學,更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訓練服,訓練鞋。
感恩這麼有意義的活動,讓孩子不斷提醒自己,凡事要自律,務必要做好本份的事,才配得起當袋鼠寶寶。
營養三 翁○恆
帶著惴慄不安的心抵達輔大樂仁家園後,在門口和智奇徘徊猶疑著,覺得真的要進去嗎?真的可以帶好課程嗎?可以和他們好好相處嗎?在行前的這一周在腦海中無數次演繹著自己的教案「應該要先講解」「哦不,應該要先做餅乾」「可是這樣薑餅屋會不會被拖到?」各種情境都想過了,做了最壞打算的我踏進教室後隨之而來的是同學(念恩)熱情和我搭話,回覆了幾句後,我連忙察看他們的名字,一一的將臉和名字對上,感覺直到第二天的大溪老街遊才真的認識了他們各自的性格,大多數的孩子都很貼心以及純真,會給予真心、單純的回答,也有孩子會主動詢問要不要幫忙分擔工作,這些令人欣慰的貼心舉動,都是一開始參加前不曾想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