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日期:109年9月18-20日
- 活動地點:花蓮玉里鎮大禹天主堂玉里書屋
- 參與人數:玉里書屋學生學生26人、企業志工15人、 輔仁大學師生約9人共計45人、社區志工3人、社區講師3人
早晨走進書屋已有三五成群的小學伴等待著大學伴的到來,大小學伴及志工們的招呼聲響起劃破寧靜的書屋,劉神父也前來給大家鼓勵及降福,也感謝仁寶淑珍經理給大家勉勵。 活動即刻開始,由升上高中之小學伴念慈為大家介紹玉里瑟冷部落的文化及特色,雖為第一次要為緊張及生澀但也讓大家進一步的認識玉里瑟冷部落的文化。Sedeng部落,漢語稱做瑟冷部落,位於花蓮縣玉里鎮大禹里,部落族群以阿美族為主。Sedeng為阿美語中一種毒樹的名稱,毒樹其實就是俗稱「咬人貓」的草本植物。部落中總共225戶,總人口數639人,原住民人口214人,佔總人口百分比33%,非原住民人口數425人,佔總人口數百分比67%。各族比例為阿美族28%、布農族3%、撒奇萊雅族1%、卑南族1%、其他1%。瑟冷部落位於豐坪溪南,針塱山東方山麓,在今花東鐵路大禹站以西。重要地標有大禹國小、大禹國小附幼、玉里分局大禹派出所、台鐵大禹站。 |


接著由部落阿嬤教授傳承編織頭飾,利用鮮豔的毛線細心的解釋編織方式,三色或四色、三條線編織方式及四條線毛編織方式,每人學習中自創出屬於自己的頭帶及腰帶五顏六色繽紛燦爛。 |
雖然天氣炎熱,但是每個人都興致高昂,享用完部落社區媽媽利用在地食材我們準備的美味午餐,由布農族及阿美族的學生們帶領我們學習原住民舞蹈就是生活舞蹈,是人們生活中的動作蛻變,人類生活中的動作,「走」、「跑」、「跳」、「躍」、「滑」、「移」等動作,伴隨著阿嬤們嘹喨的歌聲,她們似乎又換回了那屬於她們的舊時記憶。藉著這次體驗,與部落的小朋友們也可以體會到部落文化生活模式。




♥老師與大學伴回饋♥
文O珺老師 |
孩子們及部落媽媽從害羞、沒有自信、找不到自己的路到… 會自己安排時間練舞、編舞、編織學習、原住民菜色呈現學習討論、製作簡報學習、練習簡報…到與耆老一起展現阿美族文化傳承… 幾個月下來的點滴…看見自信的笑容與喜悅! 雖然不是很完美⋯⋯但是經過努力學習阿美族文化的過程,並且看見耆老開心的看見能夠傳承阿美族文化…然後看到每個人能夠自我展現出來… 這個就是最好的成果。我為大家感到驕傲~~~ 請繼續扶持與支持陪伴著我們,我們將繼續地慢慢地長大。 |
廣告二 黃O筠 |
這次去玉里帶給我了非常不一樣的感動和回憶,跟上次帶夏日營隊感覺不太一樣。出去帶營隊會更多的需要把心力花在教案上,會有一種有什麼東西需要交付給他們的責任。但此次去玉里參加他們部落的活動、體會他們傳統的手工藝,會更多的有一種真正地融入他們生活的感覺。那種感動體現於由部落裡的長輩示範教學如何編織,體現於和部落裡的大人小孩手拉著手圍圈呼喊跳舞,更體現於小孩對長輩的那種尊敬的心。我們非常榮幸且幸運的能參與其中並見證著,好似一種傳承的意義,有人學習、有人懂得欣賞、有人參與其中,便是值得存在的。還是慶幸此次的參與,更多的是感謝,感謝這些美好且純粹的存在。雖然只短短兩天,來去匆匆,卻也是值得回憶的一趟旅程了。 |
營養三 張O文 |
每一次踏上花蓮玉里的土地,都有一種回歸淳樸的感覺。暫時拋下城市的喧囂,課業上的壓力,盡情享受與孩子們相處的時光。這次的假日課輔班,學習原住民的傳統編織和豐年祭的舞蹈,還有帶孩子們認識薑黃和設計體驗的課程。從原住民的編織看到阿嬤的巧手,三、兩下就將數十條鮮豔奪目的毛線,編織成三股或四股的裝飾繩索。和他們一起跳舞的時候,看到他們的活力,雖然節拍還是有點跟不上,不過大家一起圍成圓圈的氣氛,讓整個廣場都熱鬧了起來。在這些活動中,學習新的事物,覺得既新鮮又充滿意義。在學編織的時候,有一個小孩驕傲的跑來跟我說:「姊姊,編這個,我都會欸,阿嬤有教我。」值得高興的事,文化並未停留在某個年代,而是繼續傳承下去,這些並未隨著時間而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