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我價值 從組織使命開始~
- 活動時間:2023/3/15~16
- 活動地點:輔仁大學 羅耀拉117
- 量化成效:參與人數:12人、講師4人、助理2人
- 上課時數:課前線上到讀時數2小時、上課時數10小時
課程目的:
為來自各地12位的偏鄉社區據點師長、教會機構人員增能培力,建立參與者對組織概念、使命核心、策略目標思考、資源連結啟發各參與者及組織自我檢視及未來發展,並透過本活動建立支持網絡。
在課程前進行線上《彼得·杜拉克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聖經:從理想、願景、人才、行銷到績效管理的成功之道》書籍導讀,讓參與師長先放下繁忙業務,透過閱讀,好好進行梳理及反思,讓後續的實體課程能更加融入其中。

主題一:從使命到偏鄉–天很藍.路很長 經驗分享
講師:呂慈涵 主任
從偏鄉合作歷程進行分享,從組織與我間,
如何投入在這幾十年來的合作中,如何探索及找到需求,與偏鄉師長共同為孩子的成長過程,成為他們的助力。從企業、大專院校的資源及現場的需求中,建立共好的支持網絡。

主題二:從使命到成效–領導者的角色
講師:李禮孟 副教授
以使命為核心,並引導進行反思,讓與會師長,重新認識組織和自己,並透過夥伴間的分組討論,及各師長分享組織的精神及服務對象,再次釐清使命、設定短、中、長期目標、規劃期程。從機會、能力、投入,讓你我都成為,自己使命與生命中的領導者。


主題三:從使命到成效:行銷、創新與策略
講師:黃書桂 研究員
透過互動,讓彼此向對方分享三個優點,從課程看見「好與善美的自己」。從顧客視角反思需求及策略,審視自我評估,帶動使命的目標,重新認識與定義組織的顧客及服務項目,探尋組織的最終極的顧客。


主題四:經營成效:如何界定和評估執行成效
講師:詹家祥 侍茶師
重新檢視由自己到組織的使命與需求,進而界定績效與執行成果以自身經營「竹峰茗茶休閒農場」為分享案例,將抽象轉化成具體行動,從量化及質化需求,評估經營成效。


課程最後,由各組將兩天的課程內容 |
依據各組織的現在的規劃,進行梳理,設定使命、項目目標、短程規劃,並藉由各單位的分享,彼此相互學習。或許各組織的目標不同,但互助的情感及網絡的連結,透過輔大平臺,為彼此打氣,朝著使命、目標和機會向前行。活動中也利用第二天的午餐時段,安排偏鄉社區據點師長與線上伴讀大學生進行交流,邀請教會機構人員體驗輔大校園的美及參觀小聖堂。
